梁晓华教授: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来看:①从肿瘤内科来看,大约有80~90%都是肺癌晚期的患者;②从胸外科的角度来看,早期就诊的患者比例有所提高;③从整个人群来看,全国诊断为晚期肺癌的患者大概占40%。
Q2:如何做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梁晓华教授:目标人群加强体检,低剂量螺旋CT是有效手段。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诊断基本就是中晚期,真正早期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临床诊断中即使检查发现小的结节,也不一定会确诊为早期肺癌,而针对结节的诊断还要针对相应的流程并辅以随访观察。当一例患者被高度怀疑为早期肺癌时,手术是最恰当的治疗手段。
Q3:肺癌的经典治疗手段包括哪些?
梁晓华教授:早期肺癌,单纯手术治疗即可;肺癌中期,除手术治疗之外,还需辅助化疗和放疗;晚期肺癌患者,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如厄洛替尼以及姑息性的放疗等手段。
Q4:肺癌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靶向治疗药物给传统的肺癌治疗临床实践带来了哪些改变?
梁晓华教授:严格意义上,部分肺癌患者已经可以进行精准治疗了,主要是指肺腺癌患者和一小部分的鳞癌患者,当检测到癌症相关基因的改变,即可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但临床上大部分的肺癌缺乏特异性的基因改变,目前还需应用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比如,根据患者大致的病理类型,制定采取化疗还是放疗等治疗手段,因此目前距离全面的精准治疗时代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继续探索。
Q5:在一、二代EGFR-TKI中,厄洛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表现如何?
梁晓华教授:安全性方面,不同的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其特殊性。一些药物皮疹比较严重、一些药物的肝损伤比较严重,一些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表现较为明显,而另一些药物所致腹泻比较严重。疗效方面,服用一、二代EGFR-TKI类药物后,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相当。从临床数据分析,厄洛替尼的疗效要更优一些,脑脊液浓度也更高,对脑转移瘤的控制可能更好。
Q6:厄洛替尼一线治疗适应证的获批将给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治疗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梁晓华教授:实际在国内获批一线适应证之前,在临床上很多病人已经将厄洛替尼作为一线药物在使用。因为在国际上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只要是EGFR-TKI突变患者,就可以一线使用EGFR-TKI抑制剂,且其疗效也远好于化疗药物。因此,此次厄洛替尼获批一线适应证的治疗也是符合医学科学的实际发展的。
Q7:很多患者通过靶向药物获益,重返社会、家庭,甚至工作岗位。能否分享一个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小故事?
梁晓华教授:靶向药物的应用,给肺癌晚期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特别是很多制药公司已开展了慈善赠药项目,解决了患者极大的困难,我们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生存到4、5年以上。印象最深的一位90岁的女患者,诊断时就已经是晚期肺癌,目前为止服用厄洛替尼已差不多9年。如果当年没有靶向药物,对于当时80多岁的老人来说是很难承受化疗的,并且化疗的疗效也不理想。很幸运,她能够成为最早一批应用厄洛替尼的患者之一,并且现在还是厄洛替尼慈善赠药政策的获益者。这位老人每次随访都是自己独立来医院,生活质量很高,这正是带瘤生存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详情请访问 厄洛替尼 https://tlk.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