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部疾病的复杂领域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病症。它如同隐匿在身体内部的“慢性杀手”,悄无声息地损害着患者的肺部功能。而尼达尼布(维加特,NINTEDANIB)的出现,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带来了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新希望。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患者的肺部组织会逐渐被瘢痕组织替代,就像原本柔软富有弹性的海绵,慢慢变成坚硬且失去弹性的“石块”。
早期,患者可能仅出现活动后气短、干咳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普通的呼吸道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甚至连穿衣、洗漱等简单动作都变得极为艰难。不仅如此,患者还可能频繁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加剧病情恶化。据统计,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年,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治疗需求极为迫切。
尼达尼布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犹如一把精准的“分子剪刀”,能够巧妙地切断特发性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起着关键作用,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这些受体被激活后,会促使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导致肺组织纤维化。
尼达尼布能够同时抑制这些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信号传导至细胞内,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沉积,从根本上减缓肺纤维化的进程,如同给失控的纤维化“刹车”,阻止肺部组织进一步被瘢痕化。
在一项名为INPULSIS的大型、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众多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尼达尼布治疗,另一组给予安慰剂。结果显示,尼达尼布组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得到了显著延缓。具体而言,在52周的治疗期间,尼达尼布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的年下降率为-114.7 mL,而安慰剂组为-239.9 mL,尼达尼布组的下降幅度明显更小,这意味着患者的肺功能恶化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尼达尼布还显著降低了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
在生活质量方面,许多接受尼达尼布治疗的患者反馈,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日常活动耐力有所提升,能够进行更多的日常活动,如散步、简单家务等,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改善。在安全性上,尼达尼布的耐受性总体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但多数症状通过调整剂量或适当的对症治疗后,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不会对治疗的持续进行造成严重阻碍。
尼达尼布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在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尼达尼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nd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