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替尼(Pralsetinib,商品名Gavreto),作为一种高选择性RET(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潜力。
一、药物背景
普拉替尼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的选择性RET抑制剂。该药物于2020年9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的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2021年3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也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了普拉替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RET融合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普拉替尼的问世,标志着RET融合阳性NSCLC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二、作用机制
普拉替尼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RET激酶的活性,阻断RET及其下游分子的磷酸化过程,从而抑制携带RET基因变异的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RET基因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种罕见但重要的分子改变,普拉替尼能够精准地作用于这一靶点,恢复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三、临床疗效
ARROW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多队列的临床研究,评估了普拉替尼在RET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在NSCLC队列中,对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患者,普拉替尼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可达44.3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高达38.8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63.1%,其中8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74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对于初治患者,一线治疗应用普拉替尼的ORR高达79.7%,OS数据尚未成熟,但预计会超越44.3个月。
脑转移患者疗效: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发生脑转移的风险较高,预后较差。但普拉替尼在脑转移患者中也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一项研究报道了10例可评估颅内疗效的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在基线时都具有可测量的靶向病灶,并已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结果显示,100%的患者出现靶病灶缩小,表明普拉替尼对脑转移病灶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四、安全性与耐受性
常见不良反应:普拉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肌肉骨骼疼痛、便秘、腹泻、疲劳、水肿、发热和咳嗽等。这些不良反应多为轻度至中度,且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性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管理。
肝毒性:部分患者在接受普拉替尼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肝毒性,表现为转氨酶水平升高。因此,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普拉替尼主要通过CYP3A4代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普拉替尼作为一种高选择性R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普拉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lx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