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PD1/PDL1单抗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就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但是当免疫细胞被活跃,有时又会反过来攻击自身组织,影响到肺部,就会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
1.使用PD1/PDL1治疗时应紧密观察患者整体情况
免疫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53%)、咳嗽(35%)、发热(12%)或胸痛(7%),偶尔会发生缺氧且会快速恶化以致呼吸衰竭,但是约 1/3 患者无任何症状,仅有影像学异常(磨玻璃结节影或斑片结节浸润影)。出现以上情况患者应注意。一般上免疫性肺炎发生时间为PD1/PDL1治疗后15—31周之间。
2.处理方法
免疫相关性肺炎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分为1-4级。1级肺炎应暂停免疫治疗,紧密观察。2级除了暂停免疫治疗外,还应加用泼尼松龙(1-2mg/kg/天)治疗。3-4级患者应永久停用免疫治疗,在使用泼尼松龙2mg/kg/天治疗同时,还应进行其他对症处理(肺通气等),若未缓解,可用英夫利昔单抗(TNF-α抑制剂)或吗替麦考酚(免疫抑制剂)治疗,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1-2级患者,在肺炎控制稳定后,可考虑重新启动免疫治疗,3-4级则建议永久停药。
3.免疫性肺炎高发人群
①接受 EGFR-TKI 联合 ICIs 治疗的驱动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②先前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纤维化等,或目前存在肺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
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以上患者宜慎用免疫治疗,使用时应密切观察。
4.PDL1单抗比PD1单抗出现免疫性肺炎的发横率更低
同是免疫治疗,PD1与PDL1单抗的作用机制却略有不同。PDL1单抗只定向阻断PDL1-PD1结合,保留巨噬细胞PD-L2的正常功能,避免ILD等副作用的发生。这项理论在临床试验中也得到了证实。因此,对于具有免疫不良反应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PDL1单抗可能更安全一些。
一项META分析中,5千多例使用PD1/PDL1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D1单抗有更高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趋势,16% VS 11%,P=0.07),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使用PD1单抗的患者要高于PDL1单抗治疗,分别为4%vs2%(P=0.01)。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PD1/PDL1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