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伊布替尼(Ibrutinib)一线治疗CLL结果喜人,伊布替尼一线治疗CLL结果喜人,2019年12月7日-10日,第61届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召开。一年一度的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今年ASH大会上,公布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有幸在大会现场邀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高素君教授进行采访,与我们分享伊布替尼在CLL一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在传统免疫化疗时代,CLL的一线治疗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高素君教授:CLL是老年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超过65岁,且伴有多种合并症,因此这些患者对免疫化疗的耐受性较差。此外,免疫化疗也有不足,例如FCR方案对17p-和TP53异常的患者无效。
靶向药物的出现导致FCR化疗方案以及其他免疫化疗方案在指南中的推荐力度有所降低。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问世,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很好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伊布替尼已经成为初治CLL患者的唯一优选方案,同时对于复发难治CLL患者,伊布替尼亦是优先推荐的治疗方案之一。
今年ASH更新了E1912试验的延长随访数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公布的数据中有哪些重要进展?
高素君教授:E1912研究是一项评估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IR)和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治疗≤70岁初治CLL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率(PFS),次要终点是总生存率(OS)。截止2019年7月,中位随访48个月,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IR组的PFS和OS均显着优于FCR组:两组3年PFS率分别为89%和71%(HR=0.39;95%CI:0.26-0.57;p<0.0001),3年OS率分别为99%和93%(HR=0.34;95%CI:0.15-0.79;p=0.009)。IGHV突变状态亚组分析显示,在IGHV未突变患者中,IR组的PFS也明显优于FCR组(HR=0.28;95% CI:0.17-0.48;p<0.0001)。而且只有不到7%的患者在伊布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疾病进展。此外,IR治疗患者的≥3级治疗相关的AEs发生率低于FCR组,分别为70%和80%(OR=0.56;95% CI 0.34-0.90;p=0.013)。在治疗43个月时,仍有73%的患者继续使用伊布替尼治疗,说明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您认为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CLL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高素君教授: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伊布替尼在CLL一线治疗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伊布替尼已经成为一线治疗CLL的优先选择之一,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65岁、有合并症的患者。另外,在年轻的患者中,如果有高危分子突变,如TP53突变、17p-以及11q-,均可以从伊布替尼的治疗中获益。CLL已经进入去化疗时代,本次ASH大会还公布了一项伊布替尼的研究结果,显示伊布替尼与CD20单抗、Venetoclax联合治疗CLL,可获得更深层次的缓解。
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