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靶向药主要用于癌细胞存在特定受体的肝癌治疗,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拮抗药等。索拉非尼曾是我国唯一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至2018年,靶向药物仑伐替尼在我国也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国际上还有瑞格菲尼、卡博替尼等都可应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肝癌中除了索拉非尼可能使用的靶向药物还要有哪些?
肝癌中可能使用的靶向药物汇总
索拉非尼Sorafenib
仑伐替尼Lenvatinib
瑞戈非尼Regorafenib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
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索拉非尼 Sorafenib
索拉非尼是全球第一个用于治疗肝癌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线用药。
不过,索拉非尼效果并不理想,耐药时间较短且副作用较大,平均只能延长肝癌患者2.8个月左右的生存时间。
仑伐替尼也是治疗肝癌的一线靶向药,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靶点包括VEGFR1/2/3、PDGFR-α、FGFR1/2/3/4、KIT、RET。在药物设计上,仑伐替尼与索拉非尼都能抗血管生成,但仑伐替尼作用的靶点更集中、抑制作用更强,副作用也更少。而且,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HBV)感染引起的肝癌占总病例的90%以上。而仑伐替尼对HBV相关肝癌的有效性明显优于索拉非尼,更适合中国的肝癌患者。
瑞戈非尼 Regorafenib
瑞戈非尼是治疗肝癌的二线靶向药,也就是说,肝癌患者在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以服用这个药物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该药的靶点包括VEGFR1/2/3、PDGFR-α/β、B/C-Raf、KIT、RET、FGFR1/2。
卡博替尼 Cabozantinib
卡博替尼也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二线药物,经索拉非尼治疗后出现耐药的肝癌患者,可使用卡博替尼来延长生存时间。靶点包括有VEGFR1/2/3、TYRO3、ROS、UFO、TIE2、c-Met、HGFR、KIT、NTRK2、RET。服用卡博替尼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在10.7个月左右。
接受卡博替尼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死亡风险下降了37%。客观有效率大约为5%。
雷莫芦单抗 Ramucirumab
雷莫芦单抗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拮抗剂。它可以特异性结合VEGFR-2,并阻断VEGF配体,VEGF-A,VEGF-C和VEGF-D的配位。因此,雷莫芦单抗可以抑制由配体激发的VEGFR-2的激活,从而抑制配体诱导的增殖以及人类内皮细胞的迁移。
作为单一药物,雷莫芦单抗用于治疗甲胎蛋白≥400ng/mL且之前已使用索拉非尼治疗过的肝细胞癌患者。
贝伐珠单抗 Bevacizumab
贝伐珠单抗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结合,阻止其与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对肿瘤血管的多种作用:使现有的肿瘤血管退化,从而切断肿瘤细胞生长所需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使存活的肿瘤血管正常化,降低肿瘤组织间压,改善化疗、免疫药物向肿瘤组织内的传送,提高效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持续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仑伐替尼/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