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更昔洛韦组中肿瘤进展比例较标准治疗组低(44.1% vs 77.5%),肿瘤进展时间(TTP)也较标准治疗组长(9.9月 vs 7.3月)。肿瘤进展或复发时患者年龄两组近似,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比例也无明显差异。
相关性分析显示,与患者生存期延长正相关的因素包括:缬更昔洛韦的使用及使用时长、高KPS、肿瘤全切除、MGMT启动子甲基化、6周期的放疗+替莫唑胺治疗。年龄与生存期呈负相关。性别、缬更昔洛韦治疗开始的早晚则与OS无显著相关性。
由于年龄与生存期负相关,研究者参照Thakkar等的建议将50岁作为分界线。在50岁以下的患者中,接受缬更昔洛韦组与标准治疗组的mOS分别为27.4月、16.4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62%、21.4%。而在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中,缬更昔洛韦组与标准治疗组的mOS分别为23.3月、13.1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47.1%、16.7%。
KPS也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者选取KPS=80作为分界线。在KPS<80的患者中,接受缬更昔洛韦组与标准治疗组的mOS分别为18.4月、12.0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28.2%、9.9%。而在KPS>80的患者中,缬更昔洛韦组与标准治疗组的mOS分别为29.6月、16.7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64.7%、27.7%。
未分析IDH突变与否与缬更昔洛韦治疗的相关性——89名检测IDH状态的患者中仅有3名为IDH突变,人数较少故未分别统计。
缬更昔洛韦组平均年龄较标准治疗组小(59岁 vs 63岁),而年龄是生存影响因素之一——但年龄分层后各年龄组中缬更昔洛韦组均生存时间较长
手术至开始缬更昔洛韦治疗的时间间隔。如果间隔较长,可能说明患者本身的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但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时间”与生存无相关性:缬更昔洛韦开始于术后2月内或2月后都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同时发现,缬更昔洛韦治疗3周即可降低外周血中80%病毒载量,降低CMV对于肿瘤的促进作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缬更昔洛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wansa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