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期刊发表过一篇研究,对两种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帕唑帕尼和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随机、开放、3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事后分析,结果显示,帕唑帕尼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舒尼替尼。以往研究显示,帕唑帕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舒尼替尼相似,但接受帕唑帕尼治疗的患者,其生活质量高于接受舒尼替尼的患者。存活率和药毒性成为独立评估因素。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Jennifer Beaumont(美国西北大学)解释说:“肿瘤试验研究具有较多竞争终点,包括:存活率、肿瘤生长、不良反应、症状和总体健康状况。该研究旨在综合这些终点,探讨每种治疗方法的相对综合性优势。” 研究人员采用Q-TWiST评估帕唑帕尼(N = 557)和舒尼替尼(N = 553)治疗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定义时间,分析总生存率,相互独立的健康状态中不良事件或肿瘤进展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重不尽相同。帕唑帕尼和舒尼替尼Q-TWiST评估具有差异性,毒性反应3级或4级出现时间相差11天,肿瘤进展和复发时间相差43天,所有的显著统计学差异都说明帕唑帕尼优于舒尼替尼(p < 0.05)。总的来说,当肿瘤进展相关性生活质量高于不良事件相关性生活质量时,帕唑帕尼Q-TWiST评估显著高于舒尼替尼。“毒性反应引起的相关生活质量下降时,研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两组治疗毒性反应的时间可被放大。”Beaumont解释说。
然而,Joan Minguet(西班牙欧洲癌症研究)称,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原因是用于Q-TWiST评估的数据是事后分析所得。“这两种药物都已被批准用于临床使用,如果从临床实际中搜集观察性数据将可能有助于阐明两者间Q-TWIST的差异性”,她还说,“使用公认的仪器直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更为有趣。”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帕唑帕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pz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