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格列卫的横空出世,开启了靶向药物治疗的时代。相比于CML、肺癌、乳腺癌,肝癌就有些“悲催”了。因为在肝肿瘤细胞中检测到的大多驱动基因(TERT,CTNNB1,TP53,AXIN1,ARID1A和ARID1B)在临床上无效。因此只有针对肿瘤血管生成VEGF靶点的多靶点靶向药成为了幸运儿。2007年11月FDA批准了索拉非尼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肝癌治疗从此进入靶向时代。
对于接受TACE几次后又复发的晚期病人,索拉非尼的到来算是带来了福音。从机理的角度来说,索拉非尼抑制超过40多种酪氨酸激酶,包括VEGFRs、PDGFRβ、RAF1, BRAF, 以及 KIT等靶点,但也至少部分地由于这种药理机制复杂性,目前还没发现对索拉非尼敏感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尽管如此,各种肝癌靶向药疗效方面也差强人意,统治了10多年的一线肝癌治疗药物索拉非尼VS安慰剂,OS: 10.7月VS7.9月。
最近刚获批多的仑伐替尼,REFLECT试验结果表示,仑伐替尼VS索拉非尼组,OS: 13.6月VS 12.3月, 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二线疗法的瑞戈非尼OS方面,10.6月VS 7.8月。这些已经上市的三个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以及III期积极临床数据的、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等确实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晚期的肝癌患者的生命,但总体来说,肝癌的靶向药物确实相比与乳腺癌和肺癌的药物,没有那么的激动人心。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