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唑帕尼给肾细胞癌(RCC)患者带来了新的一线治疗方案,不仅在疗效获益上,而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但之后的二线治疗选择却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数据。SPAZO-2研究是一项经一线帕唑帕尼治疗后,依维莫司(飞尼妥)与阿昔替尼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二线用药治疗对比,结果显示患者转归上没有显着差异。临床用药时,需注意二者的不良反应差异。
SPAZO2(NCT03091465)是一项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旨在分析临床实践中,一线帕唑帕尼及后续治疗对mRC的有效性。研究者从西班牙的50家中心,收集了530例于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受一线帕唑帕尼治疗的患者(均未参加临床试验)数据。这些数据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受外部CRO监控。中位随访28个月(二线)后,127例(67.2%)出现进展,167例(88.4%)停止二线治疗,141例(74.6%)死亡。阿昔替尼对比依维莫司,在ORR、PFS和OS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无论是在整体人群,还是在IMDC危险分层亚组中,均无显着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预后因素后,阿昔替尼组与依维莫司组患者的PFS和OS仍没有差异。
在毒副反应方面(阿昔替尼vs依维莫司):阿昔替尼组的高血压(32.6% vs 3.6%)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6% vs 6%)发生更频繁,依维莫司组的贫血(21.4% vs 55%)和口腔黏膜炎(12.3% vs 39%)发生率更高。剂量调整(阿昔替尼vs依维莫司):55.4 % vs 30.7 %(P<0.05)。该结果证实了真实世界中依维莫司和阿昔替尼作为mRC患者一线帕唑帕尼治疗后的二线用药的有效性,而且未发现阿昔替尼与依维莫司在患者转归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