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联合150mg比卡鲁胺的临床疗效,最日,NRG/RTOG 9601的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了放疗联合高剂量非甾体抗雄激素(比卡鲁胺150mg/天)对复发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者发现,在复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在补救性放射治疗基础上加入长期抗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总生存。但是比卡鲁胺激素疗法可能与其他疾病或不良反应有关,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经证实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哪些患者可以从治疗中获益。在本研究中,科学家尝试是否能用补救性放射治疗前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来帮助激素疗法的个体化。这次分析中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次要终点包括远端转移,其他原因死亡,和3-5级心脏和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亚组分析使用研究方案定义的PSA分组变量(1.5ng/mL)和额外的PSA切点,包括检测相互作用。研究者使用竞争风险分析的方法研究远端转移和其他原因死亡。结果显示,共有760名患者在因前列腺癌进行前列腺切除后PSA升高纳入研究。患者中位年龄65岁(范围40-83岁)。抗雄治疗在PSA高于1.5ng/mL的患者中显示出生存获益(n=118),12年绝对获益为25%(风险比0.45,95%CI 0.25-0.81),但是在PSA 1.5ng/mL及以下的患者中未观察到该获益(12年绝对获益1%,风险比0.87,95%CI0.66-1.16)。在亚组分析中,PSA 0.61-1.5ng/mL的患者(n=253)中观察到了抗雄治疗的总生存获益(风险比0.61;95%CI 0.39-0.94)。在接受了早期补救性放射治疗的患者中,(PSA≤0.6 ng/mL, n=389),未观察到总生存获益(风险比1.16,95%CI 0.79-1.70),但是观察到其他原因死亡的风险升高(亚分布风险比1.94,95%CI 1.17-3.20,P=0.01),而且迟发3-5级心脏和神经毒性反应增加(比数比3.57;95% CI 1.09-15.97,P=0.05)。
结果显示,补救性放射治疗前的PSA水平可能可以预测抗雄治疗的长期结局。在接受较晚的补救性放射治疗的患者中(PSA>0.6 ng/mL),比卡鲁胺激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结局;在较早接受补救性放射治疗的患者中(PSA≤0.6 ng/mL),长期抗雄激素治疗未能改善总生存。
详情请访问 比卡鲁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