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西莫司是以雷帕霉素为原料,经过半合成得到化合物。雷帕霉素是从一种土壤细菌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由于该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作用机制比较独特,雷帕霉素的红色部分结构中蓝色的FKBP、蓝色部分结构与绿色的mTOR形成复合物。
而mTOR通过活化p70S6K1 和4EBP1蛋白调节细胞的分化,而将其抑制后,细胞分裂将停止在G1与S期。这说明雷帕霉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抗肿瘤的潜在活性,基于此机理,雷帕霉素之后用于抗肿瘤研究,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并测试它们的抗肿瘤活性。
可以看出,雷帕霉素的结构很复杂,在形成的大环中具有31个原子,有15个手性中心,且所有的烯基是全反式结构,考虑到这些因素,研究人员认为难以进行全合成或合成效率太低而不经济。所以在合成雷帕霉素类似物时应用的方法是半合成法。主要包括对羟基、多烯基、哌啶酯基进行修饰,或者应用扩环反应使大环增大。
研究人员对雷帕霉素的三烯基进行修饰,利用路易斯酸(SnCl4, BF3–OEt2等作为催化剂)完成氢化反应。但是在这些反应中,反应的位点没有专一性,得到的是多种烯烃与烷烃的混合物。之后将各类化合物分开后,比较各个化合物的活性,最终得出仍是雷帕霉素的活性最好,它们的活性比为雷帕霉素>二烯>烯烃>烷烃。
雷帕霉素在人体代谢之后发生开环反应,24位的氧与其连接的羰基发生水解,产生secorapamycins,由于secorapamycin几乎无活性,所以为了减少雷帕霉素在体内的消除,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设计,比如将27位的羰基转化成肟或腙、或者还原为羟基,在22位上的H置换为空间位阻更大的基团,与空间结构来减少雷帕霉素的代谢。但形成肟之后,化合物的毒性势必增加,这也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同时,研究人员考虑,如果只secorapamycins修饰能否得到理想的化合物,所以,他们还进行了对雷帕霉素进行开环、扩环反应,首先用NaOH将雷帕霉素的环打开,得到secorapamycin,利用WSC偶联反应,使24位或25位的碳链延长或使环变得更大,但是经过活性测试,这类化合物并没有显著的活性。
从构效关系可知,修饰42位上的羟基可以使化合物的性质发生改变,可以增加药物的活性。一般而言,大多与42位羟基反应形成酯基、磺酸基、酰胺基之后活性较好。由于在31位上也有一个羟基,在反应的时候势必也会使31位的羟基发生反应,而得到二者的混合物,最终只能用色谱方法将它们分离开,而目前仍没有对42位的专一的反应。
在之前经历大量的失败与活性测试之后,得出两个化合物WAY-129327 和WAY-130779活性较好,它们是对42位羟基进行修饰,进而增加化合物的活性与稳定性。在最终的体内测试后,结果表明WAY-130779在溶解度、稳定性和结晶性更佳,更适合临床试验中注射使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点击拓展阅读:坦西莫司(TORISEL)可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坦西莫司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