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对ICC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肝内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道畸形等有关。此外,寄生虫感染(肝吸虫病)、有毒有害物质的暴露、代谢异常(糖尿病和肥胖)也被认为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临床如何确诊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经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肝脏肿块,即使肿瘤已达5、6cm时,仍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进展时病人可出现右上腹或背部疼痛、夜间盗汗、体重减轻、恶心乏力等,部分晚期病人可触及腹部肿块或出现梗阻性黄疸等。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ICC的主要手段,增强磁共振扫描是确诊的最佳手段。血清肿瘤标记物中CA19-9明显升高,联合癌胚抗原(CEA)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探索了PD-1抑制剂Keytruda或Opdivo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了疗效相关的肿瘤基因突变并计算肿瘤突变负荷(TMB)。
研究共纳入了14名成年晚期多线治疗的ICC患者,给予仑伐替尼10mg 1日/1次口服+Keytruda 200mg 3周/1次静脉注射,或Opdivo 140mg 2周/次静脉注射。
14名入组患者中,有13名至少接受过两线系统治疗,1名患者接受过一线系统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 (PFS)、客观缓解率 (ORR)、疾病控制率 (DCR),次要终点包括:临床获益率 (CBR)和安全性。
在研究过程中对所有入组的患者采集肿瘤和血液样本,成功针对其中10位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平均有效测序深度1000X,分析肿瘤基因组的所有变异形式并计算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14例患者中,部分缓解率为21.4%(3/14),疾病控制率达到9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0个月,临床受益(部分缓解+疾病控制)超过5个月以上的比率为64.3%。
两种PD-1抑制剂(Keytryda和Opdivo)的抗肿瘤效应大致相当,研究者结论仑伐替尼联合 PD-1抑制剂治疗方案治疗晚期ICC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老挝仑伐替尼/乐伐替尼(LENVATINIB)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索拉菲尼?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仑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