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治疗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无可争议,但其在WM治疗策略以及一些特殊临床背景中的定位仍有问题未明确。为此,意大利的M. Varettoni教授牵头,召集了一个来自意大利的专家小组,就BTK抑制剂在一般淋巴增生性疾病,特别是在WM患者中的使用提供了实践建议。专家小组观点代表了专家的集体分析、评价和意 见,由临床医生经常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基于目前可用证据的答案所组成。具体问题和证据如下:
在一线治疗中,伊布替尼(+/-R)是否优于免疫化疗?
包括利妥昔单抗在内的免疫化疗组合是有症状WM的标准初始治疗,但免疫化疗的疗效可能受制于血液学/非血液学毒性。含利妥昔单抗的疗法(例如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或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的DRC方案)通常以固定时间(4-6个月)给药。超过80%的患者可对免疫化疗响应,并基于初始缓解的深度可以持续约3-5年。但由于没有对比免疫化疗与BTK抑制剂的随机研究,有症状WM患者初始治疗的选择仍有赖于个体患者和疾病特征,并应考虑每种方法的利弊,参考来自多学科团队的意见,甚至药物报销政策。
化学免疫治疗的主要优点是治疗疗程有限,以及无治疗间隔较长,费用较低(引入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可进一步降低)。但另一方面,BTK抑制剂提供了无化疗治疗,这显然极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此外BTK抑制剂的口服给药途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由于伊布替尼需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与免疫化疗相比,其高成本和长期治疗也提出了成本效益问题。
BTK抑制在初治和复发/难治性WM患者中均具有高效(总体缓解> 90%)。在导致伊布替尼获批的关键性II期研究中,63例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有症状患者接受伊布替尼420 mg/天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患者为重度预处理,且40%的患者对最近的治疗难治;结果ORR和MR率分别为90.5%和79.4%,中位至缓解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2.0个月;中位随访59个月时,所有患者的5年PFS为60%,5年OS率为87%;此外以伊布替尼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的患者在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方面为最佳。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伊布替尼/依鲁替尼(IBRUTINIB)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数据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