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纳替尼(PON)是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第二代TKI治疗耐药/不能耐受的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P-CML)患者中表现出深度和持久的缓解和生存期(PACE;NCT01207440);事后分析表明剂量与不良事件和缓解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介绍了OPTIC(NCT02467270)的初步分析,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随机、Ⅱ期试验,在耐药/不能耐受CP-CML患者中采用一种新型的基于帕纳替尼剂量应答的给药方案。
在耐药/不能耐受CP-CML患者中评估基于帕纳替尼剂量应答的给药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知情同意书后,对≥2种TKI耐药/不能耐受的CP-CML患者或BCR-ABL1 T315I突变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帕纳替尼起始剂量45 mg(A组;45 mg→15 mg)、30 mg(B组;30 mg→15 mg)和15 mg(C组),每日一次。在A组和B组中,减量至15 mg,达到≤1%BCR-ABL1IS。主要终点为12个月时达到≤1%BCR-ABL1IS;次要终点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以及安全性结局。由独立审查委员会前瞻性判定AOE。
283例患者被随机分配(A/B/C:n = 94/95/94),具有以下基线特征:中位年龄48岁(18‒81岁);98%接受≥2种(55%≥3种)TKI;99%患有耐药性疾病;40%有≥1种基线突变(23%T315I)。在32个月中位随访期的主要分析中,134例患者(47%;n = 50/41/43)仍在接受治疗,204例患者(72%)的帕纳替尼暴露≥12个月。在第12个月时,A组44%(41/93)、B组29%(27/93)和C组23%(21/91)达到了≤1%的BCR-ABL1IS(表);A组达到了主要终点。在达到缓解(A/B)后,剂量减少至15 mg为48/30%。
最常见的≥3级TEAE为血小板减少(27%);中性粒细胞减少(17%)和贫血(7%)。A组(10%/4%)、B组(5%/4%)和C组(3%/3%)报告了AOE/严重AOE。因TEAE(A/B/C)而降低剂量或停药的发生率分别为46/35/32%和19/16/14%。
OPTIC试验分析表明,采用以应答为基础的给药方案(从45 mg/日开始,然后在达到≤1%BCR-ABL1IS时将剂量减少至15 mg/日),实现了帕纳替尼的最佳获益:风险特征;30 mg→15 mg和15 mg组可得到获益,尤其是在无T315I突变的患者中。在对第二代BCR-ABL1 TKI治疗耐药的CP-CML患者中(无论有无BCR-ABL1突变),良好的生存结局作为达到≤1%BCR-ABL1IS的支持。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普纳替尼/帕纳替尼(PONATINIB)治疗罕见白血病的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