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罗妥珠单抗(Elotuzumab)是一种人源化IgG1免疫刺激单抗,可靶向信号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成员7(signallinglymphocyticactivationmoleculefamilymember7,SLAMF7,一种在骨髓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一些免疫细胞上高表达但在其他健康组织中不表达的糖蛋白)的信号传导。埃罗妥珠单抗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和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以及巨噬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等。
埃罗妥珠单抗elotuzumab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活性并不显著,但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如硼替佐米或来那度胺)联合应用时,抗骨髓瘤活性非常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反应率和临床预后。埃罗妥珠单抗联合RV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达到的总体反应率与之前报道的RVD方案相近。有超过预期的患者数(6/40,15%)因不良事件在前4个疗程内停止治疗。总体而言,感染发生率为50%,其中包括1例5级脓毒症,1例4级败血症和4例3级或3级以上的肺部感染。
该研究评估了4个周期的埃罗妥珠单抗+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对适宜移植的初治M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初治MM患者在接受了4个周期的ELO-RVD方案诱导治疗和干细胞动员后,立即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或4个周期的ELO-RVD治疗。后期的维持治疗包括28天为1周期的ELORVD方案治疗高危患者(如ISS分期III和/或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或者埃罗妥珠单抗、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标危患者(ISS分期I或II,且无高危细胞遗传学),直至疾病进展。
4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33/40例患者获得部分或完全缓解,总缓解率为82%。至首次缓解的中位时间为25天,分析时尚未达到中位缓解时间。半数(50%)未行ASCT的患者以及90%的接受了ASCT的患者在分析时仍在治疗中。
关于埃罗妥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劳(60%)、神经病变(55%)、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55%)、感染(50%)、背部或颈部疼痛(48%)和腹泻(45%)等。3级或3级以上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10%)、贫血(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5%)、淋巴细胞减少(2%)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最常见的3级或3级以上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低磷血症(12%)、疲劳(10%)、肺部感染(10%)、高血压(10%)、ALT升高(5%)和晕厥(5%)。
该研究中,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在2个周期治疗后死于败血症和呼吸衰竭,另1例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脓毒症相关性低血压和之后的肾衰竭入院接受了1周的治疗,但停药后30天死亡。另外,研究小组还报道了4级的血小板减少症(5%)、高血糖(2%)、心搏停止(2%)和呼吸衰竭(2%)。另有5例患者在治疗停止后出现了毒性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情绪障碍、高血糖、直立性低血压、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肺部感染。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单克隆抗体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ELOTUZUMAB)相关的临床试验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罗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