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国家中,肾癌都较为常见。世界卫生组织的《World Cancer Report 2014》显示,男性肾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9位,女性肾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肾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16位。近年来,全世界肾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有所增长。《中国2014年肾癌发病与死亡分析》中报道,肾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为4.99/10万,死亡率为1.87/10万,较往年有巨大上升。肾癌已成为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近八成。十几年间,我国肾癌发病率上升约六成。
目前,早、中期肾癌患者手术后尚无可推荐的辅助治疗方案用来有效预防复发和转移。晚期肾癌患者五年生存期只有二成左右。NCCN指南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作为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一线疗法。伊匹单抗(抗CTLA-4)、纳武单抗(抗PD-1)联合治疗通常序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目前已有回顾性分析阐述VEGF-R TKI的疗效,然而,相关前瞻性研究仍是一片空白。
阿西替尼是一种多靶点强效VEGF-R TKI,已获批治疗既往疗法无效的转移性肾细胞癌。一项头对头研究显示,阿西替尼多线治疗转移性肾癌PFS优于另一VEGF-R TKI索拉非尼。临床上可通过调整阿西替尼的剂量改善其疗效,然而提高给药剂量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已批准的剂量调整方案为起始剂量5mg一天两次至7mg一天两次至10mg一天两次,然而此方案调整幅度较大,患者可能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与之类似,也有研究者将给药剂量调整为起始剂量5mg一天两次至3mg一天两次至2mg一天两次,此种方案疗效减弱。
上述两种给药方案结果都不够理想,要实现个性化治疗、达到疗效/不良反应的平衡仍然任重道远。因此,美国克利夫兰诊所陶西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Moshe C Ornstein等人设计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探索阿昔替尼用于多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研究方案如下:入组患者均为成人,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认肾透明细胞癌局部复发或转移,KPS状态评分70或以上,病灶大小可测量,既往接受的最后一次治疗为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既往治疗次数不限。患者口服阿西替尼,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二次,若未出现阿西替尼相关的二级及以上黏膜炎、腹泻、手足综合征及乏力,则每14日剂量增加1mg(例如,5mg每日二次增加至6mg每日二次,最大剂量为10 mg每日二次)。若出现一起或多起二级不良事件,则停药三天,三天后恢复至相同剂量。若停药后二级不良事件复发,或三至四级不良事件出现,则减量治疗。
40位患者入组,均接受了至少一剂阿西替尼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8.7个月(IQR 3.7-14.2),中位PFS为8.8个月(95% CI 5.7-16.6)。18例(45%)患者达客观缓解,其中1例(3%)患者完全缓解,17例(43%)患者部分缓解。这18例患者中,有12例(67%)患者持续缓解时间超过12个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乏力(83%)和高血压(75%)。最常见的三级不良事件为高血压(24例患者,60%)。有1例(3%)患者出现四级不良事件(脂肪酶升高),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事件。有8例(20%)患者出现了可能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SAE),最常见的SAE为脱水(n=4)和腹泻(n=2)。
在既往接受过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阿西替尼疗法并未达到预期PFS(9.5个月)。但客观缓解率较高,达45%。本方案与既往给药方案不同的是,研究者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给药剂量进行了微调而非大幅度调整。结果显示,微调剂量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其可行性。因此在临床用药方面,本研究方案为我们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者们热切希望,后续能够开展更多相关研究,明确个体化治疗背景下阿西替尼的最适剂量,改善转移性肾细胞癌预后,为患者带来福音。小编也希望以后的治疗能够在疗效、不良反应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更加以人为本。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阿昔替尼/阿西替尼(AXITINIB)联合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肾癌的效果好吗?有什么优势?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西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ax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