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针对CIT的罗米司亭大型多中心研究中。研究人员回顾性收集了2009年至2019年期间发生CIT并接受罗米司亭治疗的淋巴恶性肿瘤或实体瘤患者的罗米司亭给药、化疗、血小板计数和对罗米司亭反应的数据。应答定义为在罗米司亭时达到中位血小板计数≥75×10⁹/L且比基线至少高30×10⁹/L.
本次分析共纳入173例患者,其中实体瘤癌153例,淋巴恶性肿瘤20例(淋巴瘤13例,骨髓瘤7例)。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19-85岁),45%的参与者为女性。基线时,75%的患者有转移性癌症,50%的患者有肿瘤累及肝脏。
患者既往两种化疗方案的中位生存期(范围=1-11),79%的患者因CIT而既往需要减少剂量或延迟化疗,延迟的中位生存期为3周(范围=1-15周)。
患者每周接受3g/kg的罗米司亭起始剂量中位值,该剂量也被确定为患者血小板计数达到>100×10⁹/L的“优化”中位剂量。73名患者在化疗非周期间接受循环内罗米司亭(平均每月两次),80名患者接受标准每周给药。
与基线相比,罗米司亭治疗导致每名患者血小板计数中位值显著升高:
·所有患者:112×10⁹/Lvs54×10⁹/L(p<0.001)
·实体肿瘤患者:116×10⁹/Lvs60×10⁹/L(p<0.001)
在整个研究人群中,170人(98%)能够在10周的罗米司亭治疗(范围=2-125周)的中位时间内接受4个额外化疗周期的中位时间(范围=1-36)。
当研究者比较不同的罗米司亭给药方案的结果时,他们发现与周期内给药相比,每周服用罗米司亭导致更好的结果,包括更高的中位血小板计数(143×10⁹/L对106×10⁹/L;p值未报告)和应答率(81%对63%;p=0.006)。周期内给药也与较高的化疗强度降低率相关(比率[RR]=3.00;95%CI1.30-6.91;p=0.010),出血(RR=4.8495%CI1.18-19.89;p=0.029),血小板计数<50、<75或<100×10⁹/L.
两种给药方案的安全性相似。在罗米司亭治疗期间,7.5%的患者发生出血,4.6%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罗米司亭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