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药的不断涌现为众多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埃拉菲布拉诺(Iqirvo/Elafibranor),作为一种针对特定肝病的创新药物,自其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
一、埃拉菲布拉诺的药物概况
埃拉菲布拉诺,于2024年6月10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作为近十年来首个获批用于成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新药,它填补了晚期患者治疗的空白,为对熊去氧胆酸(UDCA)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UDCA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埃拉菲布拉诺的作用机制
埃拉菲布拉诺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具体作用于PPAR-alpha和PPAR-delta受体。通过激活这些受体,埃拉菲布拉诺能够调节肝脏中的代谢通路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具体来说,它能够抑制胆汁酸的合成,促进胆汁酸的排出,减轻肝脏负担,同时抑制肝脏中的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
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相关信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的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和破坏,导致胆汁淤积、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该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PBC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疲劳、瘙痒、黄疸、肝脾肿大等,且可能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PBC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肝移植。药物治疗以熊去氧胆酸(UDCA)为主,但部分患者对UDCA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因此,埃拉菲布拉诺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四、埃拉菲布拉诺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
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埃拉菲布拉诺与UDCA联合治疗对UDCA疗效不佳的成人PBC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试验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基线平均下降45%,且耐受性良好。此外,埃拉菲布拉诺还能显著降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延缓疾病进展。
除了PBC外,埃拉菲布拉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中也展现出潜力。临床试验表明,它能够显著减少NASH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症,同时改善肝纤维化。这些结果使得埃拉菲布拉诺成为NASH治疗领域的新星。
五、用药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1.埃拉菲布拉诺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80mg,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然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2.用药前需评估患者肌肉症状(如肌痛)及妊娠状态,育龄女性需确认未怀孕并采取高效避孕措施。
3.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CPK)、肝功能(ALT/AST)及骨密度等指标,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停药。
4.横纹肌溶解症、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骨折为需紧急干预的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5.埃拉菲布拉诺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腹泻、腹痛、恶心及关节痛等,多数为轻度至中度,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
埃拉菲布拉诺作为一种创新药物,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使得它在肝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拉菲布拉诺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Elafibra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