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涌现的创新药物为攻克癌症带来曙光。塞利尼索作为一款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药物,正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崭露头角。
塞利尼索属于口服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人体细胞内,核输出蛋白XPO1负责将众多蛋白质从细胞核转运至细胞质。在肿瘤细胞中,XPO1异常活跃,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塞利尼索精准作用于XPO1,抑制其功能。这使得肿瘤抑制蛋白,像p53、p27等,以及多种癌蛋白前体被困于细胞核内。肿瘤抑制蛋白得以在细胞核中充分发挥抑制肿瘤的功效,而癌蛋白前体无法正常转运到细胞质发挥促癌作用,多管齐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同时,塞利尼索还能降低癌基因及DNA损伤修复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遏制肿瘤发展。
临床治疗应用: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塞利尼索联合地塞米松,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带来希望。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且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以及一种抗CD38单抗产生耐药。临床试验表明,二者联用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客观缓解率(ORR)。还有研究显示,塞利尼索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治疗二线及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良好,安全性也可控,虽部分患者出现剂量调整或中断情况,但整体在可接受范围。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
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塞利尼索表现优异。针对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塞利尼索联合利妥昔单抗及铂类化疗效果显著。在双打击/三打击DLBCL患者中,塞利尼索联合R-CHOP方案,完全缓解率高达90%,部分缓解率为10%。
其他癌症治疗探索
除上述两种癌症,塞利尼索在其他癌症治疗研究中也展现潜力。临床前动物模型显示,在KRAS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塞利尼索可使肿瘤病灶显著缩小。在复发性或转移性唾液腺肿瘤(SGT)、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等癌症治疗中也有一定疗效。在PTCL-NOS和ENKTL患者中,塞利尼索联合GemOx方案总体缓解率分别为58%和30%。在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评估中,虽未获批,但作为维持治疗潜力巨大。III期SIENDO试验显示,塞利尼索组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7个月,安慰剂组为3.8个月,优势明显。
塞利尼索通常每周服用2天,需与地塞米松同服。推荐剂量为每次80mg,每周第1和第3天口服;地塞米松推荐起始剂量是20mg,与塞利尼索一同服用。服药时要用一整杯水送服,且需完整吞咽,不可压碎或咀嚼。若服药后不久呕吐,不要补服,待下一个剂量时间再服药。治疗需在经验丰富的医师监督下开始并全程监测,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塞利尼索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疲倦、贫血、瘀伤或出血、发烧、感染、感冒或流感症状、低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体重减轻、呼吸急促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性肺炎、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急性肾损伤和贫血等,还可能导致严重和致命性感染、血液学不良反应、胃肠道毒性、体重下降/厌食、低钠血症、意识模糊状态和头晕、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对塞利尼索或其成分严重过敏的患者禁用。
塞利尼索为肿瘤治疗开拓了新路径,随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有望惠及更多癌症患者,改善其生存状况。但使用时务必严格遵医嘱,密切留意不良反应,保障治疗安全有效。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塞利尼索/赛利尼索(SELINEXOR)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抗肿瘤效果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