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酶通常表达于上皮来源的实体瘤。吉非替尼广泛抑制异种移植于裸鼠的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其血管生成。在体外,可增加人肿瘤细胞衍生系的凋亡,并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侵入和分泌。在动物试验或体外研究中已证实,吉非替尼可提高化疗、放疗及激素治疗的抗肿瘤活性。
早期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了多项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但可惜的是,在IPASS研究报道之前,对于吉非替尼的疗效评价并没有一个完美的预测指标,大家并不十分清楚哪些人群是吉非替尼的真正获益人群,以及在上述可能获益的人群中具体的生物学机制又是如何。 IPASS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平行、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由我国香港中文大学Tony Mok教授牵头开展,研究目的是比较晚期肺癌患者中吉非替尼与常规含铂双药化疗(当时晚期肺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研究结果于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公布,正式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同时这也是中国肺癌学者首次荣登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 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进口原研吉非替尼组的1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24.9%,而卡铂-紫杉醇组仅为6.7%,吉非替尼显著降低了26%疾病进展风险,而在未选择人群中吉非替尼PFS并没有显著优于化疗(5.7mvs5.8m)。 在所有纳入研究的1217例患者中,437例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方法评估EGFR突变情况,检测结果显示261例患者检测有EGFR基因突变。研究结果显示,与含铂双药化疗方案相比吉非替尼能够显著降低EGFR突变阳性患者52%疾病进展风险,同时显著延长PFS(9.5mvs6.3m),而在EGFR突变阴性患者或者EGFR突变情况未知的患者,吉非替尼无法实现PFS的获益。
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吉非替尼PFS结果显著优于化疗 研究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也明显高于化疗组(71.2%vs47.3%)。除了显著的有效性外,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化疗,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vs61.0%,吉非替尼最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和肝酶升高。 IPASS研究是第一个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奠定了吉非替尼在EGFR突变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它开启了人类抗癌治疗的新篇章,也拉开了肿瘤精准靶向治疗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的序幕。基于IPASS研究结果,吉非替尼在我国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吉非替尼 https://jftn.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