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系统性全身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的主要治疗手段。新药的研发,治疗手段的进步,使肝癌全程管理的疗效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患者生存期日趋延长。RESORCE研究中,一线索拉非尼序贯二线瑞戈非尼,中位生存期长达26个月,而在真实世界中,这个数据也得到了一次次的验证。本文介绍的这例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迄今已生存44个月,且患者仍在继续获益。
病例介绍:基本情况,患者男性,61岁,汉族。2016年2月14日行腹部CT检查发现左肝占位(>10cm)就诊。检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7282ng/ml;肝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提示肝细胞癌;PET-CT结果提示肝左外叶团块局灶性高代谢,考虑为原发性肝癌,病灶突破肝包膜且累及相邻膈肌,考虑腹膜转移,腹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转移,右侧肩胛骨转移。患者无腹痛、腹胀、身目黄染等症状,一般情况可。既往“大三阳”20余年,长期服用 “恩替卡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长期服用“美卓乐、塞来西布”等药物。否认酗酒和吸烟史。初诊时查体:左肝肋缘10cm可触及肝下缘,质地硬,表面粗糙,轻压痛,肝浊音界存在。2016年3月21日,AFP 10736 ng/ml;白蛋白28.00g/L。明确诊断为:1.左肝原发性肝癌并全身多发转移(BCLC分期 C期,肝功能Child-Pugh A级),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肝炎后肝硬化,4.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线治疗:索拉非尼联合局部治疗,自2016年3月开始,索拉非尼400mg bid 口服;2016年3月、2016年4月、2016年5月分别行3次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中灌注奥沙利铂,同期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护肝治疗。每月复查,2016年3月、4月、5月腹部CT提示:左半肝见稍低密度团块影,大小逐渐缩小,分别为约119mmX88mmX83mm、115mmX84mmX71mm、99mm×82mm×57mm。复查AFP大幅下降至2017年3月,全身PET-CT提示:肝S2、S3段团块低密度灶,碘油沉积,肝S4、S6段结节考虑肿瘤复发,余转移病灶较前消失。
再次评估患者肿瘤分期为BCLC B期,综合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及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患者存在手术切除指征。2017年4月27日,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肝6段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中所见:肝S2、S3、S4段见多发肿瘤,最大约10cm×5cm×6cm,肝S6段另见一大小约2.0cm结节,上述肿瘤质地硬,腹腔、胃肠及胰腺等未见肿瘤种植转移。术后病理:(S6段肝肿物、左半肝)肝细胞肝癌。术后继续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定期随访,至2018年3月复查PET-CT提示肝S8段转移肿瘤。遂于2018年5月31日,行B超引导下肝S8段肿瘤微波消融术,后行3次TACE。
二线治疗:瑞戈非尼联合局部治疗。2018年11月,AFP升高,更换二线靶向药物(瑞戈非尼)治疗,将恩替卡韦改用替诺福韦,并行TACE 1次。自2018年12治疗至今。2019年11月27日末次复查,AFP维持正常,影像学呈术后改变未见肿瘤进展。
专家点评,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病理诊断明确为肝细胞癌。根据基线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不显着,一般情况可,估计ECOG PS评分为0~1;有乙肝后肝硬化,白蛋白28.0g/L,资料提供肝功能 Child-Pugh A,比较勉强,应该Child-Pugh 6~7分之间;肿瘤负荷比较大,左肝占位直径10cm以上,同时存在着广泛的侵袭和转移,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腹膜、双肺、骨等多部位的转移。 参照2019版《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CNLC)》,临床分期属于IIIb期。
对于IIIb期肝癌患者,一线治疗首先选择以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该患者一线治疗在索拉非尼基础上,进行了多次的TACE治疗,治疗过程中,肝内主要病灶逐渐缩小坏死,肝外转移病灶消失,尤其是经过第一次的TACE治疗,AFP自治疗前10736ng/ml,降至275.3ng/ml,降幅十分显着。
经过二次评估临床分期,资料没有提供左内叶复发灶大小,估计为CNLC IIa或IIb期,存在手术切除指征,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术后达到根治,继续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至2018年3月复发,S8段复发灶,应用微波消融加3次TACE。资料没有提供疗效评价的证据。至2018年11月,AFP升高,更换二线靶向治疗(瑞戈非尼),AFP降至正常,一直维持至今,影像学未见肿瘤证据。
这是取得完美结局的病例,从初诊时晚期肝癌,经过综合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存活时间已经超过了44个月,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巨大的信心。初次治疗时联合索拉非尼和3次TACE,AFP降至正常,肝内外活性病灶消失,mRECIST达到CR的结果表明,索拉非尼对肝细胞癌治疗确实可以达到CR。
从后期的治疗来看,索拉非尼也是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单靠索拉非尼是不够的。再次复发后,及时综合其它手段是达到良好预后的关键。患者第一次复发,进行了手术切除,第二次复发,进行了微波消融。这两次联合治疗,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消灭了肿瘤,为长期生存提供了保障。
后期因AFP升高,更换二线靶向药物瑞戈非尼,使AFP降至正常,并长时间维持有效(12个月以上)。这里的临床资料虽然不够完整,没有提供影像学评估的结果,但提示瑞戈非尼同样对肝细胞癌有效,即使应用索拉非尼后的患者,也是有效。
根据CNLC,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二线药物目前只有瑞戈非尼,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已获FDA批准并在NCCN指南中推荐的二线治疗药物包括:瑞戈非尼、纳武利尤单抗、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阿昔替尼等。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提示瑞戈非尼的疗效有一定的优势。但近年来,对晚期肝癌的治疗探索在不断深入,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加入,无论是单药应用,还是联合应用,都给这个领域带来新的希望,但确切的疗效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联合治疗(包括靶向药物的序贯治疗)给晚期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从此病例诊疗中我们可以学习,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强调早期综合、全程管理。合理而简单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以使患者延长生存,最大获益。
详情请访问 索拉非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