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是第二代免疫调节剂(IMiDs),化学性质比沙利度胺更加稳定,具有更强的肿瘤杀伤、抑制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其临床应用更安全,几乎无神经毒性和致畸性,且口服给药,提高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目前来那度胺已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MDS等血液肿瘤领域,临床研究显示来那度胺在实体肿瘤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使患者在含来那度胺的治疗方案中实现更优的长期生存获益。
来那度胺的一个潜在副作用是由过敏机制引起的皮疹,其严重程度、表现形式和发生时间各不相同。典型的皮肤皮疹是轻微的,可通过中断、启动皮质类固醇或抗组胺治疗来减轻。但是,更严重的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无法消退,会剥夺一些患者的治疗选择。来那度胺药物反应背后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包括IgE介导的反应;免疫和非免疫相关机制;甚至与特定的HLA蛋白,如HLA-DRB*1501或HLA-DQB1*0602相关。由此推测来那度胺相关皮疹可能与免疫调节剂增加IL-2分泌和下调PD-1和PD-L1有关。根据临床研究报道,现有快速与慢速两种脱敏方案以使患者对来那度胺脱敏。
脱敏疗法(desensitization)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或减敏疗法(hyposensitization)。SIT是在临床上确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后,将该变应原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制成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经反复注射或舌下含服或通过其它给药途径与患者反复接触,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达到维持剂量后,维持足够的疗程,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当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过敏现象得以减轻或不再产生过敏现象。
常应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脱敏治疗。脱敏治疗的禁忌症包括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如SJS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S)或DRESS(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系统症状);药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引起的器官受累等。如患者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来那度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