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是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是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首选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以及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治疗的炎症真菌感染。临床上需结合患者CYP2C19基因型和药物浓度监测,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
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呈非线性特性,患者年龄、体重、肝功能、基因多态性、合并用药等因素均会影响其体内过程,使其血药浓度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较大。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不仅能够影响药物疗效,还与药物的神经毒性、肝脏毒性等安全性有关,故在临床应用时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如何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伏立康唑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时,推荐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未给予负荷剂量的患者,伏立康唑的首次监测时机应在初始治疗的第5天到第7天进行,即第9剂到第13剂给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患者,首次监测时机应不早于第5剂给药前,之后定期监测。如若出现剂量的调整、给药方式的改变等,需重新监测血药浓度。
伏立康唑如何进行剂量调整?
根据稳态血药谷浓度和(或)不良反应情况,《中国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推荐意见》提出了伏立康唑的剂量调整方案,具体如下:
CYP2C19基因检测如何指导伏立康唑用药
1.基因多态性
伏立康唑的体内代谢主要依靠CYP2C19酶,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能引起个体和种族间药物代谢能力的不同,使血药浓度呈现显著差异。中国人群CYP2C19基因型集中在慢代谢型、中代谢型和泛代谢型人群。
2.合并用药
伏立康唑是CYP2C19、CYP2C9和CYP3A4的底物,此3种酶的底物、诱导剂和抑制剂均可对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产生影响。其中,酶诱导剂可提高酶活性,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酶抑制剂则降低酶活性,升高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禁止与伏立康唑合用的药物有依非韦伦、利托那韦、圣约翰草、利福平、苯巴比妥等。因此,合并用药时应密切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选用适合的药物进行联用。必有时,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伏立康唑若使用过量,应做如下处理:
1) 进行暂时停药处理;
2) 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3) 进行不良事件对症处理。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伏立康唑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