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是用于预防或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三唑类药物,也是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首选用药方案。数据显示,伏立康唑在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有效率方面优于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卡泊芬净等其他可选用药。
伏立康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20~23%)、视觉异常(18%)、皮疹(17%)及光敏反应(7%)等,美国FDA说明书上关于伏立康唑引发肌肉骨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然而近年来,临床相关病例报道越来越多,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扒一扒这些骨痛的真相。
伏立康唑化学结构中含有3个氟原子,占整个分子量的16.30%。氟原子的引入一方面能够增加药物的亲脂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其强电负性同时也增强了配体与靶标之间的结合能力,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氟原子活性很高,在体内生物反应中较难被控制。
骨痛的背后,谁在作祟?
一项囊括195例曲霉菌感染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回顾型研究中发现,49例(25%)患者用药后出现骨骼疼痛的症状,其中21例(12%)最终确诊为骨膜炎,其影像学表现以骨膜增厚为主的多灶性骨膜炎,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多骨骼部位的外生骨疣。实验室检查发现这些骨痛患者的血浆氟化物水平均高于无骨膜炎发生患者。
根据这一现象,综合体内外实验结果,认为氟过量是引起骨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长期使用伏立康唑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活性,并上调参与成骨细胞分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VEGT对血管的生成尤为重要,能够为骨细胞的增殖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骨的再生;PDGF则是一种强有力的可诱导血管再生的促细胞分裂剂,通过诱导血管再生和周围血管的增生增强骨再生,进一步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
据报道,伏立康唑引起的骨膜炎的疗程从6周到8年不等,大多表现为肌肉疼痛和多骨骼部位的弥散性骨痛,以肋骨和尺骨最为常见。根据小王每12 h150mg的维持剂量计算,则每天通过伏立康唑摄入的氟有24.45mg,远大于氟的日推荐摄入剂量(3~4 mg),可能是诱发其关节肿痛的主要原因。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抗真菌个体化药物治疗效果怎么样?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伏立康唑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