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种病变在胃镜下的形态学表现和我们常说的胃癌、胃淋巴瘤、胃息肉能直接区分开,因为它生长源于固有肌层,而前面提到的几种疾病都是来源于胃的粘膜层。因此,粘膜下肿物的粘膜往往是和正常组织一样的,当然个别情况除外。
其次,区分来源于粘膜层还是固有肌层需要依赖超声胃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做完普通胃镜检查后又被建议进行超声胃镜检查的原因。
第三,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物最常见的就是胃间质瘤,占全部病变的85-90%,其余的情况见于胃平滑肌瘤及其它少见粘膜下肿物。因此,超声胃镜提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物大多是胃间质瘤。
TA发病率有多高?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胃肠道间质瘤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每百万人口中约有15个新发病例。但目前,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并不少见。“尽管它不是癌,却一样可以夺人性命。”曾经有专家这样形容过。
而学术上通常把直径小于2cm的间质瘤称为小间质瘤,那么到底胃小间质瘤的发生率有多高呢?我们只能模糊地回答:“很高,但具体数据不详”。之所以说高,我们举个例子,一项来自于日本的研究中,在100例胃癌患者的胃手术切除标本中,在35个标本中发现了50个小间质瘤,这个比例足够高了。为什么又说具体数据不详,因为绝大多数胃小间质瘤都是没有症状,并且往往都是因检查其它疾病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因此,很难有其发生率的详细数据。
尽管多一半的微小间质瘤表现为良性肿瘤特性,但是随着胃肠道间质瘤的增大,部分可发生恶变并转移,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50%以上的患者已发生肝转移和腹腔转移,其中65%的患者都会转移到肝脏,因此致命。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受到胃肠道间质瘤的威胁,但遗憾的是胃肠道间质瘤仍然未能引起公众足够重视。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胃肠道间质瘤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GRID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来自17 个国家的57 家医院参加了该研究,入组了199例既往接受过甲磺酸伊马替尼及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评估瑞格非尼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安全性。
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第1-21天分别接受160mg瑞格非尼口服每天治疗(N=133)联合最佳支持治疗(BSC)或接受安慰剂联合BSC(N=66),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研究结果表明,瑞格非尼的中位PFS为4.8个月,而安慰剂组中为0.9个月,延长了3.9个月,OS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安全性良好。
基于此项研究,瑞格非尼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及苹果酸舒尼替尼(索坦)治疗的局部晚期的、无法手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瑞格非尼 https://rgfn.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