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典型的富血管肿瘤,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肝癌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主要依赖于血管内皮生长因(VEGF)/VEG-FR信号通路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FGFR信号通路;有研究显示VEGF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低表达VEGF的患者预后优于高表达VEGF患者。
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靶向抑制VEGFR1~3、FGFR1~4等。与索拉菲尼相比,乐伐替尼除抑制VEGFR外,对FGFR等多种靶点均有抑制作用。在药物结合模式上,乐伐替尼通过V型结合模式与VEGFR结合,与索拉非尼Ⅱ型结合模式相比,乐伐替尼与VEGFR有更高的亲和力,具有更高的作用效率,抗肿瘤血管增殖作用更强。
乐伐替尼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抑制小分子酪氨酸酶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和疲劳等。大多数为一过性或可逆的,通过减少剂量或者对症治疗可减少毒性作用产生。
(一)、不良反应
有高血压(23%)、腹泻(4%)、食欲下降(5%)、体质量减轻(8%)、疲乏(4%)、手足皮肤综合征:PPES(3%)、蛋白尿(6%),血胆红素升高(7%)、血小板计数减少(5%),少见的有恶心(1%)、腹痛(2%)、呕吐(1%)、便秘(1%),罕见的有发声困难(<1%)等。提前预防和管理乐伐替尼的不良反应可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如:每天3次预防性使用皮肤润肤剂可减少PPES的发生并延缓其发作,对2/3级的PPES可局部使用可的松、皮质类固醇或利多卡因局部镇痛,平时避免食用引起消化问题的食物如咖啡因、辛辣或高脂的食物以防腹泻发生等。
(二)、注意事项
1、患者接受乐伐替尼治疗时,应谨慎使用已知具有较窄治疗指数的CYP3A4底物(例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西沙必利、匹莫齐特、奎尼丁、苄普地尔或麦角生物碱(麦角胺、二氢麦角胺))。
2、如果已知患者患高血压,则应在乐伐替尼治疗之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1周。
3、患者使用乐伐替尼后QT/QTc间期延长发生率会增加,若QT间期延长大于500ms,则应暂停乐伐替尼。当QTc间期延长缓解至≤480ms或基线时,应以减小的剂量重新开始乐伐替尼治疗。
4、患者用药后出现腹泻时应立即进行腹泻的医学管理,以防止脱水。如果在进行了治疗的情况下4级腹泻仍持续存在,则应停用乐伐替尼。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仑伐替尼/乐伐替尼(LENVATINIB)联合TACE可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