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的骨架药物来那度胺是第二代免疫调节剂,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机制,不仅能够增强Th1辅助细胞功能以及NK/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抑制AKT通路活性、促进抑癌蛋白p21介导的G1期细胞周期阻滞等,发挥直接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而且可抑制调节T细胞(Treg细胞)功能、拮抗骨髓微环境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常见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有滤泡淋巴瘤(FL,病理分级1~3A级)、边缘区淋巴瘤(MZL)等。FLG 1~3A级常呈惰性临床病程,而FLG3B在组织学上与DLBCL相似,临床进展迅速。
Leonard等进行的CALGB 50401(Alliance)研究是一项Ⅱ期随机临床试验,旨在对比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L组,15~25 mg/d,每周期5 mg递增)及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R2组,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4次(第1个周期),来那度胺用法同单药时用法]3种方案在91例利妥昔单抗后R/R FL患者(利妥昔单抗组因疗效差停止入组,L组45例,R2组46例)中的疗效。L组与R2组的ORR分别为53%(CR率20%)和76%(CR率76%)(P=0.029)。中位随访2.5年,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1年和2.0年(P=0.002)。与L组相比,R2组的治疗完成度更高,两组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因此对于FL,R2方案疗效要优于L方案。
Tuscano等共纳入30例iNHL患者(22例FL,3例MZL,3例SLL/CLL,1例LPL,1例HL(由SLL转化而来),27例可疗效评价。诱导治疗共2个周期:来那度胺25 mg/d;利妥昔单抗第15天(第1个周期)或每周1次×4次(第2个周期);维持治疗为来那度胺单药(原计量)直至PD或不能耐受。如果患者在诱导结束时未达CR,可选择追加4次利妥昔单抗。所有患者ORR达74%(CR率44%)。中位起效时间为1.8个月,多数患者在维持治疗阶段(约10个周期)获得最佳疗效。
亚组分析显示,R2在老年患者、FL以及基线时利妥昔单抗难治患者中也取得了持久而良好的治疗反应。5例患者在诱导治疗结束后追加了4次利妥昔单抗:2例由PR变为CR,3例由SD变为PR.可见,来那度胺或可部分逆转NHL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Chong等的研究也认为,来那度胺对既往利妥昔单抗难治、耐药以及治疗后复发的iNHL和MCL仍然有效,可部分逆转其耐药。二者联合协同起效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来那度胺可以通过逆转肿瘤相关的免疫抑制作用,促进利妥昔单抗的ADCC效应。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来那度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