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奥匹卡朋逐渐崭露头角,为特定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它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密切相关。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对调节人体运动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后,多巴胺分泌减少,患者就会出现如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等典型症状。奥匹卡朋属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正常生理状态下,COMT会将多巴胺代谢分解,使其失去活性。奥匹卡朋通过抑制COMT的活性,阻止多巴胺在周围组织被过快代谢,让更多多巴胺能够进入大脑,维持大脑内多巴胺的有效浓度,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
奥匹卡朋主要适用于正在接受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治疗,但出现“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患者。所谓“剂末现象”,是指患者在每次服药后药效持续时间逐渐缩短,药物作用逐渐减弱,在下次服药前帕金森病症状明显加重,比如肢体震颤更剧烈、行动更加迟缓、身体僵硬感加剧等。奥匹卡朋可以有效延长左旋多巴的作用时间,减少这种症状波动。
奥匹卡朋一般采用口服方式给药。通常推荐剂量为每次200mg,每天一次,并且需要与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同时服用。不过,具体的用药剂量并非一成不变,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药物的实际反应等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且安全性有保障。
有一位68岁的帕金森病患者,患病多年,长期依靠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剂末现象”愈发严重,每次服药后药效仅能维持2-3小时,在药效消退时,患者连简单的起身、行走都十分困难。医生为其加用奥匹卡朋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左旋多巴的有效作用时间延长到了4-5小时,“剂末现象”得到极大缓解,患者不仅能更自如地行走,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奥匹卡朋在实际应用中优势显著。它能有效应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剂末现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奥匹卡朋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服用方式简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