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探究了ASCT后使用来那度胺进行维持治疗,是否能改善MC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其研究结果于近期公布在Lancet Haematol上。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纳入标准为Ann Arbor分期III或IV期初治MCL患者(或II期合并大包块病灶[≥5cm]或B症状),并且伴有细胞周期蛋白D1过表达或t(11;14)(q13;q32)易位,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为0-3、年龄为18-59岁或ECOG PS评分为0-2、年龄为60-65岁的患者。
在选择性使用长春新碱和类固醇的前期治疗后(第1天静脉注射长春新碱1.4mg/m2,第1-5天口服泼尼松100mg[总剂量]),患者接受了三个周期的R-CHOP治疗(21天为一个周期,第1天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2天静脉注射阿霉素50mg/m2、长春新碱1.4mg/m2和环磷酰胺750mg/m2;第2-6天口服口服泼尼松100mg/m2)。重新分期后,患者接受一个周期的高剂量CTX治疗(第1天静脉给予环磷酰胺4g/m2,第4天静脉给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随后,患者接受了两个周期的R-HD-阿糖胞苷治疗(第1-3天每12小时静脉给予大剂量静脉阿糖胞苷2g/m2,第4天和第10天静脉给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
达到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患者随机分配(1:1)接受24个周期口服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血小板>100×109/L的患者每天15mg,血小板60-100×109/L的患者每天10mg;28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第1-21天给药)。主要研究终点为PFS(从随机分组至进展、复发或任何原因所致死亡),次要研究终点主要包括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期(EFS)、无病生存期(DFS)、总体缓解率(ORR)、CR率、安全性。
30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57(范围:51-62)岁,235例(78%)为男性。115例(38%)接受了前期治疗,其他所有患者直接进行了R-CHOP治疗。251例(84%)患者进行了ASCT。95例患者由于疾病进展(n=31,10%)、毒性死亡(n=9,3%)和其他原因(n=55,18%)停止治疗。
ASCT后,191例患者达到CR,14例患者达到PR,且符合接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标准。10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那度胺维持治疗(来那度胺组),10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观察(观察组)。52例患者中25例(48%)始终保持来那度胺15mg的剂量完成治疗,27例(52%)减少了剂量(16例患者减至10mg;11例患者减至5mg)。
在来那度胺组中,11例(11%)患者没有开始研究药物维持治疗(3例退出、6例因不良事件或违反协议、2例失访),52例(50%)患者完成了维持治疗。104例患者中有2例(2%)死亡,7例(7%)复发,25例(24%)出现不良事件,另有5例(5%)因其他原因停药。在观察组中,24例(24%)患者中断了观察(死亡,1%;复发,20%;其他原因,3%)。两组的中位PFS均未达到。来那度胺组的3年PFS率为80%(95%CI:70-87),观察组为64%(95%CI:53-73)(HR:0.51,95%CI:0.30-0.87;p=0.012)。两组的中位OS均未达到,两组之间的3年OS率无显着差异(来那度胺组为93%[95%CI:85-97],观察组为86%[95%CI:76-92])。来那度胺组的3年DFS率为83%(95%CI:72–90),观察组为65%(95%CI:53-75)。来那度胺组的3年EFS率为46%(95%CI:35-57)。
来那度胺组中,41/104例(39%)患者因死亡或疾病进展等原因停用来那度胺,2/93(2%)例患者出现与治疗相关死亡(1例肺炎,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观察组中,1/101例(1%)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死亡(肺炎)。来那度胺组和观察组,分别有59/93例(63%)和12/101例(12%)患者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事件(p <0.0001);分别有29/93例(31%)和8/101例(8%)患者发生3-4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p <0.0001),其中感染最常见;分别有22/93例(24%)和5/101例(5%)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其中肺炎和其他感染最常见。
在这项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中,ASCT后接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MCL患者的PFS率有了实质性改善,15mg的给药方案中止治疗的比例不可忽略,许多患者需要减少剂量。但是,降低治疗强度并不能否定PFS临床意义上的改善。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治疗骨髓瘤的药物来那度胺/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的抗癌机制是什么?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来那度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