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可替尼是第一代JAK抑制剂,具有选择性的JAK1和JAK2抑制作用,结构类似三磷酸腺苷(ATP),可在JAK1/2结构域与催化位点上的ATP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JAK的活性,阻止JAK-STAT信号通路的下传,减轻其激活和由此引发的炎症状态。芦可替尼可使JAK1介导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下调,也可减轻JAK2介导的促红细胞生成及免疫细胞活化,对野生型及突变型的JAK2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哪些患者可以从芦可替尼中受益?
芦可替尼可用于不适合移植的MF患者的疾病相关脾肿大和症状的治疗,无论他们的JAK2突变状态。
在IPSS中危-2/高危MF患者中,两项关键的III期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与安慰剂(COMFORT-I)或最佳治疗(COMFORTII)相比,芦可替尼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诱导脾脏缩小和MF相关症状改善。
在全球JAK抑制剂芦可替尼用于骨髓纤维化患者(JUMP)的IIIb期研究中,在163例IPSS中危-1组伴有脾肿大患者中,60%的患者24周后脾脏长度减少≥50%,症状改善。
在无脾肿大但肿瘤负荷高的低危或中危-1组MF患者中,芦可替尼可减少疾病相关炎症和全身症状,并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
然而,关于早期单独使用芦可替尼或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的潜在益处是否大于潜在风险仍需进一步探究。
对于无脾肿大的低危或中危-1组MF患者使用芦可替尼是否受益,目前暂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指导临床决策。
芦可替尼副作用的管理
贫血
MF患者接受芦可替尼治疗可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在治疗第8-12周时显著下降,并且降至最低值,随后逐渐恢复,约在治疗第24周达到稳定水平。
因此,对于芦可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的MF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除采用红细胞输注改善贫血症状外,还可以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改善贫血症状。
对于伴有贫血的MF患者芦可替尼起始剂量推荐为10 mg,每日2次,持续12周,并进行密切的临床和生物学随访以评估输血需求。
指南推荐在使用芦可替尼治疗的MF患者中使用刺激红细胞生成药物(ESA),考虑到EPO水平为125 mU/mL的患者疗效最佳,而当EPO水平大于500 mU/mL时,不考虑使用ESA。
血小板减少症
研究显示约25%的MF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使用芦可替尼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约占80%。
芦可替尼治疗MF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同样高发于治疗第8-12周,并且多无法自行恢复,需调整芦可替尼的剂量。
在芦可替尼治疗开始后每隔2-4周期根据血常规的变化调整剂量,直至芦可替尼达到可维持疗效的稳定剂量。
若患者血小板下降较快,需以2次/周的频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剂量,若血小板计数<50x109/L,建议中断治疗,待血小板计数大于50x109/L后继续用药。
非血液学不良事件
芦可替尼很少因非血液学毒性而停药。在MF患者中,芦可替尼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腹泻、瘀斑、呼吸困难、眩晕、四肢疼痛、头痛、恶心。其他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芦可替尼/鲁索替尼(RUXOLITINIB)被批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数据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芦可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s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