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博瑞纳(Lorbrena/LORLATINIB)是一种创新的、高选择性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
一、药物概述
劳拉替尼是一种口服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它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对先前ALK抑制剂治疗耐药或疾病进展的病例。
二、临床试验数据
CROWN临床试验
试验设计: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NCT03052608),旨在评估劳拉替尼与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初治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共入组296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劳拉替尼组(每日一次,100mg)和克唑替尼组(每日两次,250mg)。
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达到60.2个月时,劳拉替尼组的中位PFS尚未达到(NR),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为9.2个月。劳拉替尼组的5年PFS率为60%(95%CI:51%-68%),意味着近60%的患者在治疗5年后仍未见疾病进展。此外,劳拉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也显著高于克唑替尼组。
脑转移患者疗效分析
在CROWN临床试验中,对于基线时存在脑转移的患者,劳拉替尼同样展现出显著疗效。治疗五年后,劳拉替尼组颅内无进展的概率为83%(95%CI:64%-93%),而克唑替尼组则无法评估,因为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出现脑部进展或死亡。这一结果表明,劳拉替尼在控制脑转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预防脑转移发展
对于无基线脑转移的患者,CROWN临床试验也评估了劳拉替尼预防脑转移发展的能力。结果显示,使用劳拉替尼预防脑转移发展的概率为96%(95%CI:89%-98%),而使用克唑替尼的概率为27%(95%CI:14%-43%)。这一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劳拉替尼在预防脑转移方面的卓越疗效。
三、作用机制
劳拉替尼主要通过抑制ALK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ALK突变导致的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这一作用机制使得劳拉替尼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先前ALK抑制剂治疗耐药的患者。
四、用法用量与贮藏
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00毫克,应在每天大约同一时间服用,可空腹或随餐服用。药物应贮藏在20°C至25°C(68°F至77°F)的环境中,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59°F至86°F)。应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并保持原包装。
五、副作用与安全性
主要包括水肿、周围神经病、认知影响、呼吸困难、疲乏、体重增加、关节疼痛、腹泻、情绪影响等。大多数副作用为轻至中度,且可通过支持治疗得到缓解。在极少数情况下,劳拉替尼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如肺炎、呼吸衰竭等。
六、特殊注意事项
1.药物相互作用:劳拉替尼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特别是那些影响CYP3A酶的药物。因此,患者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当前使用的所有药物。
2.妊娠与哺乳:妊娠女性服用劳拉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妊娠女性应避免使用此药。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劳拉替尼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至少7天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
3.生育能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接受劳拉替尼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应采取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措施。男性患者也应在接受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
劳拉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控制脑转移和预防脑转移发展方面。它对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对该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人们有望进一步改善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做出贡献。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