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成熟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NK)细胞。与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相比,PTCL较为罕见,但侵袭性强,预后往往不佳。其发病机制涉及T细胞受体(TCR)信号通路异常、细胞因子调节紊乱以及免疫逃逸机制等多个方面。患者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病变、肝脾肿大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莫格利珠单抗注射液(Mogamulizumab/Poteligo)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药物,为PTCL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其作用机制独特且精妙。莫格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主要靶点是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4在多种T细胞恶性肿瘤,尤其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等PTCL亚型中高度表达。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CCR4与其配体相互作用,参与调节T细胞的迁移、归巢和活化等过程。在PTCL患者体内,癌细胞利用CCR4信号通路实现免疫逃逸和异常增殖。
莫格利珠单抗能够特异性地与CCR4结合,如同给癌细胞贴上了“死亡标签”。它阻断了CCR4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干扰了癌细胞的迁移和归巢能力,使其无法在体内寻找合适的生存微环境,限制了癌细胞的扩散。并且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莫格利珠单抗招募体内的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对癌细胞发起攻击。
ADCC作用下,免疫细胞识别并结合被莫格利珠单抗标记的癌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穿孔素、颗粒酶等,直接杀伤癌细胞;CDC作用则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在癌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导致癌细胞裂解死亡。
在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PTCL患者的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中,接受莫格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总体缓解率(ORR)达到了28%,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10%,部分缓解率(PR)为1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7个月。对于一些之前经过多线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莫格利珠单抗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例如,一位复发多次、对传统化疗耐药的PTCL患者,在使用莫格利珠单抗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发热、盗汗等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莫格利珠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包括皮疹、瘙痒、输液相关反应、疲劳、恶心、腹泻等。输液相关反应多发生在首次输注时,表现为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通过预先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并调整输液速度,可有效减轻症状。
莫格利珠单抗注射液凭借其创新的作用机制,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信它将在PTCL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莫格利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mg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