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的主要肾外表现是肝囊肿,肝囊肿并不影响肝功能,但是病人表现不同的胆道结构发育改变和症状。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缺陷和细胞通路异常导致胆道的发育畸形,最后形成囊性结构,尽管如此,病人一直到成年都没有症状。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囊肿开始增殖长大,出现症状。一般情况下,肝囊肿往往是偶然发现,毫无察觉,在儿童中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囊肾女性,特别是怀孕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多囊肾女性,肝囊肿发生率增高。肝囊肿细胞有雌激素受体,生长因子类似IGF-1, 其他类生长激素,细胞素都能刺激囊肿的增殖。
为评估博舒替尼治疗ADPK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自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Vladimir Tesar博士和同事开展了一项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于8月24日发表在JASN 期刊。
研究回顾
该研究共纳入169例ADPKD患者,平均年龄38.5岁,肾脏总体积(TKV)≥750 ml,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随机给予博舒替尼200 mg/d,400 mg/d和安慰剂;其中24例患者因博舒替尼400 mg/d不能耐受,减量至200 mg/d(400/200 mg/d)。
主要终点为肾脏年增长率;次要终点为eGFR下降率,疾病进展首发时间(如腰背部疼痛、高血压、血尿、蛋白尿、ESRD透析≥ 56天)。复合终点包括高血压、肾痛、蛋白尿和肾功能恶化。
主要结果
◆ 博舒替尼200 mg/d组肾脏年增大率比安慰剂组低66%(1.63% vs 4.74%;P=0.01)。
博舒替尼组400/200 mg/d 组肾脏年增大率低于安慰剂组(20.20% vs 4.74%;P<0.001);降低幅度大于200 mg/d组(104% vs 66%),提示剂量依赖性。
◆ 博舒替尼200 mg/d, 400 mg/d, 400/200 mg/d组eGFR年下降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4 vs -3.09,-7.43,-4.76 ml/min/1.73 m2)。
治疗组eGFR相比基线降低,随着剂量的增加,eGFR呈剂量依赖性恶化,初始治疗后30天间隔期eGFR恶化可部分逆转。
肾脏增大率,eGFR下降率,复合终点比较
◆ 博舒替尼组治疗第15天患者平均血肌酐水平增加,后保持稳定,在30天间隔期内恢复至基线水平。
◆ 博舒替尼组复合终点风险比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 总体来说,博舒替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组要为腹泻)和肝脏相关性不良反应。
博舒替尼200 mg/d、400 mg/d、400/200 mg/d组和安慰剂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84%,75%,20%。
◆ 6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ALT增加,AST增加,急性肝炎,胰酶异常,急性肾衰竭,贫血),其中200 mg/d组3例(5%),400 mg/d 组2例(7%),400/200 mg/d组1例(4%)。200 mg/d 组1例患者因脓毒症死亡,非治疗相关性死亡。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博舒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oshut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