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近一半IPF患者在确诊后的2-3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0%,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在健康的肺中,肺泡上皮细胞参与构成肺泡-毛细血管屏障(气-血屏障)。肺泡内表面的巨噬细胞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气体交换发生在气-血屏障,氧气进入血液。局部成纤维细胞在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介导损伤修复反应。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凝血级联反应。血液中活化的血小板释放促纤维化因子,包括PDGF和TGF-β1并形成松散的网孔,长丝状的纤维蛋白使其稳定。炎症细胞聚集在损伤部位。在修复反应中,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开始重建细胞外基质。在生理愈合过程中,一旦损伤处修复完成,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将凋亡。暂时性细胞外基质成熟,肺泡上皮细胞重筑。
但IPF患者肺部组织呈蜂巢状,被形象地称为“网状肺”或“丝瓜筋肺”。尽管尚未完全了解IPF的病理生理学,但有证据表明反复肺泡损伤导致易感个体出现创伤愈合调节障碍。在许多成纤维介质(如PDGF和TGF-β1)的影响下,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失控。细胞外基质在间质中过度沉积形成纤维化瘢痕组织。由此导致肺组织硬化和气体交换受损。在IPF患者中,受损的肺泡上皮细胞会分泌许多细胞因子,包括TGF-β1、FGF、PDGF和TNF-α。这些细胞因子激活成纤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诱导细胞内信号传导。
作为创新药物,尼达尼布同时作用于PDGFR、FGFR和VEGFR三个靶点,通过与这些受体的细胞内ATP结合域结合,尼达尼布能够阻滞下游信号传导级联。通过这些作用,尼达尼布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从而减轻纤维化组织形成和炎症过程,减慢疾病进展。
尼达尼布此前已在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60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于2015年被纳入国际指南,2016年被纳入中国IPF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6月,尼达尼布被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并在同年9月获批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该药的获批为中国IPF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IPF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尼达尼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nd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