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在目前来说是一种在全球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约占有患者的全身肿瘤2%-3%,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靶向药物在晚期肾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大进展,自2005年以后全球已经有多个药物获准上市并成为晚期肾癌的标准治疗。
帕唑帕尼是一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素受体(VEGFR1、2、3)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R-alpha和beta),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和-3),cKiT,白介素2受体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帕唑帕尼2009年10月19日由FDA 批准上市,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这是自2005年以来第六个获批治疗肾癌的药物。目前肾细胞癌的治疗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达20%以上,且放、化疗效果不佳。所以细胞因子治疗仍是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表明:同类药物中,帕唑帕尼和舒尼替尼有相似的疗效,但是帕唑帕尼的安全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好。另外,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肾癌指南推荐帕唑帕尼作为复发或不可切除的晚期透明细胞为主的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帕唑帕尼也是几十年来第一个批准用于软组织肉瘤的药物。
在我国目前来说的话男性RCC发病率为4.7/10万,女性为3/10万左右,肾癌每年发病率增长约2.5%,已获CFDA批准治疗RCC的药物包括舒尼替尼(辉瑞)、索拉非尼(拜耳)、依维莫司(诺华)和阿昔替尼(辉瑞)。其中,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用于晚期RCC的一线治疗;依维莫司和阿昔替尼用于晚期RCC患者的二线治疗。帕唑帕尼常见副作用有乏力,腹泻,恶心,体重减轻,高血压,食欲下降,呕吐,肿瘤导致的疼痛,毛发颜色改变,肌肉痛,头痛,味觉障碍,呼吸困难,皮肤色素减退等。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帕唑帕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pz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