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能够有效延长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癌的系统治疗性药物,然而随着仑伐替尼(lenvatinib)等新一代药物和免疫疗法的出现,索拉非尼的“老大哥”地位被撼动。肝癌的病程发展慢,患者确诊时通常为疾病进展期,伴随肝功降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此阶段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的使用仍是最有效的一线单药治疗手段。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长期慢性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尽管索拉非尼对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它从未被彻底放弃,甚至还偶有惊艳表现。Johnson团队前期发现,在HCV阳性但乙型肝炎(HBV)阴性患者中,索拉非尼组的中位生存期高于其他治疗组(12.6 vs. 10.2月),初步提示索拉非尼治疗效果与HCV感染的相关性。其他多项研究也证明,索拉非尼对HCV阳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更优,且具有抗纤维化、降低门静脉血压进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但是,索拉非尼能够对HCV阳性肝癌的产生特异性疗效的原因是什么呢?研究人员从肿瘤增长速率与生存期关系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研究团队利用三项临床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第一项研究数据来自利尼伐尼(VEGFR抑制剂)与索拉菲尼对比三期临床试验的索拉菲尼组,第二项研究数据来自索拉菲尼与Brivanib(VEGFR/FGFR双抑制剂)对比三期临床试验的索拉菲尼组,第三项数据在剑桥Addenbrooke医院经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癌患者。第一项研究包括502名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患者的HCV抗体水平检测在同一实验室完成,每隔6周监测并记录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利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肝脏功能进行评估。截至研究结束,仅有32.7%患者存活。HC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34天,而HCV阴性患者为259天。分别对肿瘤直径变化总和、AFP水平以及ALB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肿瘤直径均正向增长,三项数值均在研究截止日期前一年开始升高。
研究通过整合三项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肝癌患者服用索拉非尼后,肿瘤增长速率、AFP水平和肝功能评分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同时,与 HCV阴性患者相比,HCV阳性肝癌患者经索拉非尼治疗后,肿瘤增长速率、AFP水平及肝功评分均明显降低,肿瘤进展减缓。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索拉非尼 https://djm.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