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唑替尼可作用于ALK、c-MET和ROS1多个靶点,非小细胞肺癌有多个靶点,多个靶点可用同一种药物治疗。
另一个创新性药物研究设计理念是伞状试验(Umbrella Trial),即在单一肿瘤类型中针对不同的突变进行治疗。“篮子试验”和“伞状试验”这两个热门名词都与克唑替尼的研发和临床实践有关。
克唑替尼也开启伴随诊断新时代。虽然之前也有针对EGFR靶点的检测,但是“先有鸡后有蛋”,EGFR抑制剂上市后,才开始在临床推广驱动基因检测方法。克唑替尼研发的过程中就建立了配套的检测方法,早期即筛选药物的获益优势人群,药物与伴随诊断试剂联合使用,相得益彰,共同推进克唑替尼在临床的应用。克唑替尼使伴随诊断方法在中国确立,中国学者也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FISH是欧美检测NSCLC ALK重排的金标准,中国学者创造性使用了Ventana IHC和RT-PCR,这两种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全球公认。
近期研究发现,患者在使用第2代、3代ALK抑制剂治疗后产生的耐药新突变,可逆转了其对克唑替尼的耐药,重新恢复了肿瘤对克唑替尼的反应。为什么克唑替尼可以再次使患者获益?肿瘤的耐药机制是复杂多样的,需要针对多样的耐药机制治疗,在肺癌对“ALK抑制剂”敏感性的“轮回”中,曾经失效的药物也可以大有作为。
克唑替尼延长了ALK阳性肺癌患者的生存,提高了生存质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克唑替尼 https://cctn.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