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纤维化(MF)简称髓纤。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而且发病原因未明。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幼红细胞及幼粒细胞性贫血,并有较多的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穿刺常出现干抽,脾常明显肿大,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2011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MF)患者。
两项随机的Ⅲ期研究(STUDY1和2)在MF患者中进行(原发性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MF)。在这两项研究中,根据国际工作组共识标准(IWG),入组患者在肋缘下至少5厘米处可触及脾肿大,且存在中度(2个预后因素)或高危(3个或更多预后因素)风险。鲁索替尼的初始剂量是基于血小板计数的。血小板计数在100~200×10^9/L的患者每次15mg,每天两次;血小板计数大于200×10^9/L的患者每次20mg,每天两次。根据耐受性和疗效对血小板计数在100~125×10^9/L之间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剂量,最大剂量为20mg,每日两次;对于血小板计数在75~100×10^9/L之间的患者,每日两次,每次10mg;血小板计数在50~小于等于75×10^9/L之间的患者,每日2次,每次5mg。
STUDY1(NCT00952289)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研究对象为309例对有效治疗耐药或不适合治疗的患者。
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68岁,其中65岁以上的患者占61%;男性占54%;50%的患者为原发性MF,31%的患者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MF,18%的患者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MF;21%的患者在8周内接受了红细胞输血;血红蛋白中位数为10.5g/dL,血小板中位数为251×10^9/L;患者的中位可触及脾长在肋缘以下16厘米,81%的患者的脾长在肋缘以下10厘米或更大;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的患者中位脾体积为2595 cm3(范围为478 cm3到8881cm3)。(正常上限约为300 cm3)。
所有患者接受鲁索替尼或安慰剂治疗。本次试验主要疗效终点是在第24周MRI或CT测量的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35%或以上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从基线到第24周的脾脏体积减少35%或更多的持续时间,以及根据修订的骨髓纤维化症状评估表(MFSAF)v2.0测量的总症状评分减少50%或更多的患者比例。
STUDY2(NCT00934544)是一项对219例患者的开放标签随机研究。
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66岁,其中52%的患者年龄大于65岁;57%为男性;53%的患者为原发性MF,31%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MF,16%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MF;21%的患者在8周内接受了红细胞输血;血红蛋白中位数为10.4g/dL,血小板中位数为236×10^9/L;患者的中位可触及的脾长度在肋缘下15厘米,70%的患者的脾长度在肋缘下10厘米或以上。通过MRI或CT测量,患者的中位脾体积为2381 cm3(范围为451 cm3到7765 cm3)。
本次试验主要疗效终点为经MRI或CT测量,48周时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35%或更多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24周,MRI或CT测量的脾脏体积减少35%或更多的患者比例。
试验结果表明,STUDY1试验中,两组患者(鲁索替尼VS安慰剂)在第24周MRI或CT测量的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35%或以上的患者比例为42%VS<1%。STUDY2试验中,两组患者(鲁索替尼VS安慰剂)在第48周MRI或CT测量的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35%或以上的患者比例为29%VS 0%。STUDY1试验中,两组患者(鲁索替尼VS安慰剂)总症状评分降低50%或以上的患者比例为46%VS 5%。STUDY1试验中,两组患者(鲁索替尼VS安慰剂)的1年生存率为91%VS 84%,2年生存率为80%VS 69%,3年生存率为70%VS 61%。STUDY2试验中,两组患者(鲁索替尼VS安慰剂)的1年生存率为96%VS 94%,2年生存率为86%VS 81%,3年生存率为79%VS 59%。
鲁索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挫伤(23%)、头晕(18%)、头痛(15%)、尿路感染(9%)、体重增加(7%)、肠胃气胀(5%)、带状疱疹(2%)。鲁索替尼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有:挫伤(<1%)、头晕(<1%)、体重增加(<1%)。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鲁索替尼/芦可替尼(JAKAVI)可用于治疗重度斑秃?临床疗效如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鲁索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s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