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替尼是一种选择性的第三代ALK/ROS1TKI,用于治疗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对已知的ALK耐药突变的治疗范围更广泛,并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重排发生在2.7-7.5%的病例中。这种重排导致了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高敏感性。
在一项全球1/2期研究(NCT01970865)中,洛拉替尼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即治疗初期患者或使用克唑替尼、第二代ALK-TKI或最多三种ALK-TKI取得进展的患者的确认客观反缓解。
由于全球1/2期研究没有纳入来自中国大陆的患者;因此,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评估洛拉替尼在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中国,克里唑替尼于2013年被批准用于治疗ALK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并已被确定为护理标准(SOC)。洛拉替尼目前尚未在中国获得批准。
在一项全球1/2期研究中,洛拉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显示出活性。我们报告了一项针对中国ALK阳性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的正在进行的2期研究。
开放标签、双队列研究(NCT03909971);患者在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队列1:既往克唑替尼;队列2:除克唑替尼之外的一种ALK TKI[±先前克唑替尼]),≥1处未经照射的颅外靶病变,ECOG PS为0-2。患者在连续21天的周期中每天一次口服洛拉替尼100 mg。主要终点:根据RECIST 1.1版,独立中心放射学(ICR)在队列1中的客观反应。分析基于接受≥1剂的患者。
在数据截止时(2020年8月10日),共有109名患者入组(队列1:N=67;队列2:N=42)。队列1中的47名患者(70.1%;95%CI:57.7-80.7;p<0.0001;主要终点)和队列2中的20名患者(47.6%;95%CI:32.0-63.6;次要终点)通过ICR达到OR。队列1未达到中位PFS,队列2为5.6个月。在基线有脑损伤的患者中,队列1有29/36名患者(80.6%;95%CI:64.0-91.8)和队列2中有10/21患者(47.6%;95%CI:25.7-70.2)通过ICR实现了客观的颅内缓解。
高胆固醇血症(92.7%)和高甘油三酯血症(90.8%)(集群项)是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9名患者(8.3%)有严重的TRAE;1位因TRAE而永久停止治疗。
洛拉替尼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中国ALK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强大且持久的反应和高颅内客观反应。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洛拉替尼/劳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有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