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FGFR抑制剂培美替尼成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个批准的治疗肝内胆管癌(ICCA)的靶向药物,也是NCCN指南唯一推荐的肝内胆管癌靶向治疗用药。
肝内胆管癌(ICCA)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15%~20%,近年来,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ICCA起病隐匿,早期一般不会发生胆管堵塞引起黄疸,所以临床诊断时以中晚期为主,5年生存率非常低。诊断ICCA后,首先会评估能否手术,但适合手术的患者不足30%,由于ICCA的血供不丰富,肝细胞癌常用的介入治疗并不是很适用,因此不能手术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全身治疗。由于ICCA发病率偏低,一直未能得到更多关注,全身治疗的发展处于较为滞后状态。既往ICCA的全身治疗主要是化疗,疗效欠佳并且副作用大。一线化疗中位总生存期(OS)仅11.2个月,同时一线治疗失败后无标准二线治疗方案。现有二线化疗方案中位OS为6个月左右,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个月左右,客观缓解率(ORR)不足10%。不能手术治疗的ICCA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随着ICCA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近年针对ICCA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靶向治疗、局部治疗、免疫治疗或者是以上治疗的各种组合,但几乎均未得出确定性结论。培美替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作为一线化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新选择,其ORR(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可达到35.5%,疾病控制率(DCR)为82%, 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可达21.1个月。培美替尼因为其卓越的疗效数据通过FDA的加速审批,并被纳入NCCN治疗指南。新型靶向制剂培美替尼给临床医师治疗ICCA提供了有效的新选择,也为ICCA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
FIGHT-202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组、多队列的Ⅱ期研究,纳入年龄≥18岁、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分为3个队列:携带FGFR2融合/重排的患者,携带其他FGF/FGFR改变的患者,无FGF/FGFR改变的患者。
培美替尼口服,起始剂量13.5mg qd,21天为1周期,服14天停7天,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撤回知情同意或医生决定停药。
主要终点是FGFR2融合/重排患者的ORR。次要终点是在其他FGF/FGFR改变患者、所有FGF/FGFR改变患者、以及无FGF/FGFR改变患者的ORR、缓解持续时间、疾病控制率(DCR)、PFS、OS、安全性和人群药代动力学。
107例FGFR2融合/重排患者中,ORR为35.5%(95%CI 26.5%~45.4%),DCR为82%。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 21.1个月。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高磷血症[(60%),无论原因]。高磷血症是FGFR抑制剂共有的副作用,临床易管理,可通过饮食调节、使用磷酸盐结合剂降磷治疗或剂量调整来控制。与其他FGFR抑制剂相比,培美替尼的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好。
培美替尼用于FGFR2融合/重排的经治肝内胆管癌患者,ORR为 35.5%,DCR为 82%,PFS 为6.9个月,OS可达 21.1个月,全面超越现有的二线化疗数据(ORR 不足10%,中位PFS 3个月左右,中位OS 6个月左右) ,展现出强效的抑瘤作用和治疗潜力,以及良好的安全性。
2020年4月17日美国FDA加速批准培美替尼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治疗ICCA的靶向药物,并且自2020年第2版NCCN肝胆肿瘤指南始,培美替尼就写入了肝内胆管癌(FGFR2融合/重排)二线治疗推荐。
FIGHT-202研究中,培美替尼用于FGFR2融合或重排的经治肝内胆管癌患者,无论在ORR 、PFS还是OS结果上,均较既往的二线化疗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且安全性良好,结果令人鼓舞。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 培美替尼给了医师一个可以有效治疗ICCA的新选择,也让晚期ICCA患者看到了新的治疗希望。
基于FIGHT-202的结果,培美替尼 vs 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FGFR2融合/重排肝内胆管癌的Ⅲ期FIGHT-302研究已在进行中,期待培美替尼在一线治疗取得成功,尽早惠及更多肝内胆管癌患者。同时基于FGFR抑制剂的机理,在和FGFR1/2/3相关的基因改变导致的多种肿瘤中,如食管癌、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也期待培美替尼作为高效选择性的FGFR抑制剂能够为更多的病患带去治疗的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培米替尼/培美替尼(PEMIGATINIB)治疗胆管癌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培美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m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