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布替尼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靶向抗肿瘤的药物,能够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包括肺癌,肝癌或者甲状腺癌等
来自LANCET子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卡布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或能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3期临床试验,在32个国家的178个中心招募了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晚期肝癌患者,这些患者不适合接受治疗或局部治疗,之前未接受过全身抗癌治疗。纤维板层型肝癌、肉瘤样肝癌或合并肝细胞胆管癌患者不符合条件。允许肿瘤累及包括门静脉在内的主要血管。如果在随机分组前28天,则允许既往切除、肿瘤消融、放疗或动脉化疗。通过基于网络的交互反应系统,患者被随机分配(2:1:1)至卡布替尼40mg每日一次口服加每3周静脉注射阿替利珠单抗1200mg与索拉非尼400mg每日两次口服,或单药卡布替尼6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疾病病因、地理区域和是否存在肝外疾病或大血管侵犯进行随机分层。双重主要终点是按照RECIST 1.1评估的由盲法独立放射学委员会随机分配的前372名患者到卡布替尼加阿替利珠单抗或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意向治疗(ITT)群体的无进展生存]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随机分配到卡布替尼加阿替利珠单抗或索拉非尼(ITT群体)的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OS)。报告了最终PFS和同期的OS分析。
主要发现:
(1)ITT无进展生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8个月(IQR,14.5–17.2个月),ITT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3个月(IQR,10.5–16.0个月)。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6.8个月(99%CI,5.6-8.3个月),而索拉非尼组为4.2个月(99%CI,2.8-7.0个月)[危险比(HR)0.63,99%CI,0.44-0.91,P=0.0012]。
(2)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中期分析)为15.4个月(96%CI,13.7-17.7个月),而索拉非尼组为15.5个月(99%CI,12.1-NG个月)(HR,0.90,96%CI,0.69-1.18;P=0.44)。
(3)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联合治疗组429例患者中有38例(9%)、索拉非尼组207例患者中有6例(3%)、单药卡布替尼组188例患者中有12例(6%)]、高血压[37例(9%)vs 17例(8%)vs 23例(12%)]、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37例(9%)vs 8例(4%)vs 18例(10%)以及掌跖红肿感觉障碍[35(8%)vs 17(8%)vs 16(9%);联合治疗组78例(18%),索拉非尼组16例(8%),单药卡布替尼组24例(13%)发生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联合治疗组有6(1%)例患者发生与治疗相关的5级事件(脑病、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损伤、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肿瘤溶解综合征),索拉非尼组有1(1%)例(全身健康状况恶化),单药卡布替尼组(胃肠道出血)1例(<1%)。
综上所述,卡布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可能是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卡博替尼/卡布替尼(CABOZANTINIB)相关安全信息说明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卡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k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