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多福韦是单磷酸胞嘧啶核苷的类似物,需在体内转化为磷酸盐等活性形式,在体内吸收进入细胞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包括单磷酸酯、二磷酸酯和磷酸胆碱盐等。西多福韦的磷酸化作用主要利用宿主细胞内的酶而非病毒的酶。西多福韦二磷酸酯通过竞争性抑制胞嘧啶,整合于病毒DNA链,使病毒DNA稳定性降低,从而抑制其延长,发挥抗病毒作用。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201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皮损内注射西多福韦治疗的难治性疣病例。排除了对丙磺舒或磺胺类严重过敏的患者。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疣体部位和数量、既往治疗、注射次数、西多福韦用量和副作用等数据。主要结局为疣体缩小或消失。分析人群包括:①完成治疗并且未失访的患者(符合方案人群);②接受过治疗的所有患者,包括失访的患者(意向治疗人群)。
以生理盐水稀释西多福韦(75 mg/mL)制备15 mg/mL的溶液。分批预约患者,药房可使用1安瓿西多福韦(375 mg/5 mL规格)配制多份溶液同时供多名患者使用,每一安瓿最多可灌装25支1cc规格的注射器。
在局部麻醉后,采用十字交叉或连续点刺的方法将溶液直接注入疣体(深度不超过真皮浅层)。以甲周疣为例,每次需注射0.2~0.5cc(最多1cc)。患者可在4周后再次接受注射。
药代动力学
滴注西多福韦后,药物的血浆半衰期(t1/2)为2.6 h,西多福韦二磷酸酯和胆碱复合物的t1/2分别为17.0、48.0 h,较长的半衰期是其在体内抗病毒作用持久的主要原因。西多福韦主要经肾脏代谢,24 h内90%的药物成分经肾小管分泌排泄,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在意向治疗人群中(n=58),93.1%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冷冻治疗,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手(70.7%)、足(34.5%)和生殖器(10.3%)。47%的患者病程超过5年。经平均治疗3.4次后,分别有98.3%和75.9%的患者疣体缩小或消失。
在符合方案人群中(n=43),经平均治疗3.4次后,分别有100%和97.6%的疣体缩小或消失。最常见的局部反应包括起水疱(19%)、疼痛(10.3%)、肿胀(5.1%)和糜烂(1.7%)。皮肤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多数可自发或经治疗后消退,但顽固或复发者也不少见。难治性疣、多发性疣或巨大型疣最常见于免疫低下的患者,治疗困难,有病例系列研究表明皮损内注射西多福韦治疗难治性疣有效。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西多福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xd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