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约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其中,与希佩尔-林道(VHL)病相关的肾细胞癌较为特殊。VHL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每36,000至45,500名新生儿中就有1例发病。患者体内VHL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一系列异常血管生成和肿瘤形成。肾细胞癌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外,VHL病还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等多种肿瘤。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传统治疗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贝组替凡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抑制剂。在正常细胞中,VHL蛋白参与形成一种复合物,可识别并降解HIF-2α,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氧感知和代谢平衡。然而,在VHL基因突变的患者体内,这一降解过程受阻,HIF-2α大量积累并进入细胞核,与缺氧反应元件结合,促进一系列基因的转录。这些基因包括促进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调节细胞增殖的c-Myc等,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微环境的恶化。贝组替凡通过精准抑制HIF-2α,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从多个层面遏制肿瘤的发展。
在一项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中,纳入61例VHL病相关肾细胞癌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贝组替凡治疗,客观缓解率达到了49%,且部分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较长。
在治疗VHL病相关的其他肿瘤如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方面同样效果显著。一项针对106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研究显示,贝组替凡治疗后,疾病控制率达92%。许多患者在用药后,原本因肿瘤压迫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肢体乏力等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贝组替凡主要适用于患有与VHL病相关的肾细胞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且无需立即手术的成人患者。在安全性方面,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贫血(60%)、疲劳(43%)、恶心(33%)、头晕(26%)等。
贝组替凡为VHL病相关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它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更多患者带来生活的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