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多发于老年人,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的血细胞减少,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不同亚型的MDS患者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病情会快速进展为AML,治疗难度大幅增加。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疗效往往不尽人意,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Inqovi/decitabine and cedazuridine)的联合应用为MDS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地西他滨属于DNA甲基化抑制剂。在MDS患者中,癌细胞的DNA存在异常高甲基化状态,这会抑制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对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增殖和凋亡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进入细胞后,能与DNA甲基转移酶共价结合,抑制该酶活性,阻止DNA甲基化过程,使异常沉默的基因重新表达,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凋亡程序,诱导癌细胞走向死亡。
西屈嘧啶本身并无直接抗癌活性,但它能抑制胞苷脱氨酶(CDA)。CDA会迅速代谢地西他滨,使其失去活性。西屈嘧啶与地西他滨联合使用,可抑制CDA对后者的代谢,延长地西他滨在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增强其抗癌效果,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让地西他滨能够更持久、高效地发挥抑制DNA甲基化的作用。
在一项关键的临床试验中,纳入了大量无法接受强化化疗的MDS患者。结果显示,使用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联合疗法的患者,血液学改善明显,包括血红蛋白升高、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降低了向AML转化的风险。与单独使用地西他滨相比,联合西屈嘧啶后,药物的耐受性更好,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治疗,提高了治疗依从性,进一步保障了治疗效果。
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联合疗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为MDS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有望让更多MDS患者受益,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