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这种药被称为“神药”,因为除了降糖之外,二甲双胍还有十八般武艺。比如降低血管通透性,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改善血脂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血清学酶谱及代谢异常有显着改善;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改善多毛症,改善月经周期,诱导排卵。此外,二甲双胍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
那么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是什么呢?首先,二甲双胍是一种半合成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激活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减少肝糖原异生,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以及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降低血糖。肝脏激酶B1(LKB1)作为肿瘤抑制基因,是AMPK主要的上游激活剂。LKB1-AMPK相互作用除了可调节肝脏的葡萄糖稳态,还能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但是在肿瘤细胞中这种作用被大大减弱。二甲双胍通过LKB1激活AMPK,抑制蛋白激酶B(PKB或AKT)以及下游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这些作用最终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此外,二甲双胍还可通过miRNAs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其次,二甲双胍通过减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发挥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些算是二甲双胍间接预防肿瘤的相关机制。
详情请访问 糖尿病 http://www.kangbixing.com/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