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唑帕尼/帕唑帕尼(PAZOPA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和PDGFR-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s-1,FGFR-1)和FGFR-3等,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
尽管培唑帕尼在患者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中显著占优,但其对肝酶水平的影响仍是医生需要关注的话题。VEG 105192研究中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培唑帕尼组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为谷氨酸转氨酶(ALT)增高,发生率为53%。
一项总结多瘤种共9项前瞻性II期、III期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显示,纳入2080例晚期肿瘤患者,培唑帕尼治疗后发生肝脏不良事件(谷丙转氨酶ALT>3xULN)的发生率为20%,首发事件的中位时间为42天。在1830例的安全性数据库中仅发生了2例(0.1%)培唑帕尼相关的致死性肝脏事件。而87%的患者ALT水平恢复(ALT≤2.5xULN),其中30%患者未经治疗干预,就回到了0级或基线水平;另外29%患者在停药后恢复到1级或更低,然后重新使用培唑帕尼治疗,且65%患者并未反复。对首发肝脏不良时间的患者结局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89%)ALT升高的患者都可恢复,中位恢复时间为30天;恢复用药的患者(足量或减量)中,60%不再发生肝不良事件;前12周内无论是否发生ALT升高>3 x ULN,患者药物肝损伤症状的发生率没有差别。
这些数据也提示我们,虽然培唑帕尼会引起肿瘤患者的肝脏不良事件,但多数不良事件能够恢复,同时在临床诊疗中,要对肝脏功能进行密切的监测,对发生的肝脏不良事件进行良好的管理,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各方面展开。①在开始治疗前、治疗的第3、5、7、9周和第3、4个月进行肝功能监测,有临床症状时也需要及时进行肝功能监测;②对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进行评估,如需要,可停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换用无肝毒性的等效药物;③发生肝脏不良事件后,根据指标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在转氨酶为3~8倍ULN,不伴有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TB)<2 ULN或直接胆红素(DB)≤35%)时,继续培唑帕尼治疗,每周监测肝功能,直至转氨酶回到1级或基线水平;在转氨酶>3倍ULN伴升高胆红素(TB>2倍ULN或DB>35%)时,应终止培唑帕尼治疗;在转氨酶>8倍ULN,不伴有胆红素升高(TB<2 ULN或DB≤35%)时,应中断培唑帕尼治疗,直至转氨酶回到1级或基线水平,随后可重新使用培唑帕尼,如必要,可选择400 mg的剂量,连续8周,并每周监测肝酶水平,如转氨酶水平重新>3倍ULN,停止培唑帕尼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培唑帕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pz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