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依鲁替尼(IMBRUVICA)可以与靶蛋白BTK活性位点半胱氨酸残基(Cys-481)选择性地共价结合,从而不可逆性地抑制BTK酶的活性,有效地阻止肿瘤从B细胞迁移到适应于肿瘤生长环境的淋巴组织。依鲁替尼适用于治疗曾接受至少1次既往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以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伊布替尼治疗CLL/S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项非对照试验和四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到证实。研究PCYC-1102-CA(简称研究1102)(NCT01105247)是一项开放的多中心试验,对48例CLL患者进行了研究。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67岁,71%为男性,94%为白人。所有患者的ECOG基线评分为0或1。先前治疗的中位次数为4次。46%的受试者至少有一个≥5厘米的肿瘤。所有患者每次接受依鲁替尼420mg,每日一次,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本次试验主要观察终点为ORR和DOR。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ORR为58.3%,均为部分反应。所有患者都没有完全恢复。DOR的范围从5.6个月到24.2个月以上。中位数DOR未达到。3、边缘区淋巴瘤(MZL)依鲁替尼在MZ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研究PCYC-1121-CA(简称研究1121)(NCT01980628)中进行了评估,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试验,对象是接受过至少一次先前治疗的患者。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66岁,59%为女性,84%为白人。92%的患者基线ECOG评分为0或1,8%的患者基线ECOG评分为2。既往治疗中位次数为2次。所有患者接受依鲁替尼每次560 mg,每日一次。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ORR为46%,CR为3.2%,PR为42.9%,中位DOR为NE(not estimable未评估)。
伊布替尼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感染、骨髓抑制、肾毒性、第二原发恶性肿瘤、胚胎-胎儿毒性。
有MCL患者中最常见不良反应(≥20%)是血小板减少,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疲乏,肌肉骨骼痛,周边水肿,上呼吸道感染,恶心,瘀伤,呼吸困难,便秘,皮疹,腹痛,呕吐和食欲减低。
有CLL患者中最常见不良反应(≥20%)是血小板减少,腹泻,瘀伤,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上呼吸道感染,疲乏,肌肉骨骼痛,皮疹,发热,便秘,周边水肿,关节痛,恶心,口腔炎,窦炎,和眩晕。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