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是第三代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是由于索拉非尼进展后的二线治疗或者原发性肝癌的一线治疗。仑伐替尼为卫材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激酶活性。除正常细胞功能外,该药还可抑制与致病性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癌症进展相关的其他激酶。
近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团队在BMC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主要是评估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尤其是肿瘤占据肝脏体积≧50%(TO≥50%)或Vp4侵犯。
研究纳入84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大多数为男性(n=69)。大多数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85.7%(72/84)患者肝功能分级为Child Pugh A,其余为Child Pugh B。81.0%(68/84)患者为BCLC C期,其余为BCLC B期。42例肝外转移患者中,肺转移29例,淋巴结转移14例,骨转移5例,腹膜转移3例,肾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1例。
在本队列中,31例HCC患者有TO≥50%,30例HCC患者有Vp4侵犯,12例HCC患者两者都有。与TO<50%患者相比,TO≥50%患者Child Pugh B级的比例更高(p=0.021)。Vp4侵犯患者比Vp4未侵犯患者年轻(p=0.005)。54例Vp4未侵犯的患者中,Vp3侵犯37.0%(20/54),Vp2侵犯7.4%(4/54),无大血管侵犯55.6%(30/54)。
中位随访时间为17.12个月(Vp4浸润组为16.25个月,Vp4未浸润组为18.93个月,TO≥50%组为14.33个月,TO<50%组为18.93个月)。随访期间,76.2%(64/84)患者出现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6个月(95%CI 4.3-8.9个月)。中位OS为11.4个月(95%CI,7.9-14.9个月)。ORR为20.2%(17/84)。TO≥50%患者的ORR明显低于TO<50%患者(p=0.016)。Vp4有无有无侵犯患者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
TO≥50%患者的中位PFS明显低于TO<50%患者(p<0.001)。TO<50%患者的中位OS为18.1个月,明显长于TO≥50%患者的6.1个月(p<0.001)。TO<50%患者和TO≥50%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0.7%和42.5%。
相反,Vp4侵犯与未侵犯患者之间中位PFS无显著差异(p=0.528)。Vp4未侵犯患者的中位OS为11.63个月,Vp4侵犯患者的中位OS为11.39个月,同样没有统计学差异(p=0.855)。Vp4无侵犯组1年生存率为56.9%,Vp4有侵犯组为54.5%。
多因素分析后,TO≥50%是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
任何级别最常见的AEs为胆红素升高(56.0%)、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5.1%)和蛋白尿(52.6%)。任何一种AEs与TO≥50%和Vp4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
综上,研究表明,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可为晚期HCC伴有Vp4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乐伐替尼/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相关安全信息说明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仑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