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在中国,肺癌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其中,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LK+mNSCLC)是一种比较少见而凶险的亚型,中国每年新发病例数接近35000例。这类患者普遍存在平均发病年龄较低,并伴有脑转移发生率高的困境。数据显示,30%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生脑转移,75%的患者在治疗两年之内会出现脑部进展,生存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控制和预防脑转移是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创新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提高患者生存的同时,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非常重要。此外,针对ALK融合类型及耐药突变的治疗也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
虽然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癌已经有了一些治疗选择,但现有治疗对ALK阳性非小细胞癌患者的脑转移控制不足,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耐药,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ALTA-1L研究结果显示,布格替尼拥有突出的透脑性能,颅内疗效显著,并对耐药位点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两点对患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对这个产品充满期待。”
布格替尼主要作用于ALK融合突变,其独特的二甲基氧化磷(DMPO)结构加强了与ALK蛋白的结合力,增强了药物活性,也为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并保持脑部血药浓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可广泛抑制多种ALK融合类型及耐药突变。该药显著降低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实现总生存获益。
根据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ALTA-1L结果显示,对于接受布格替尼治疗的患者,经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中位PFS达到24个月,对照组克唑替尼中位PFS为11.1个月(HR=0.48,P<0.0001),研究者评估中位PFS达到30.8个月对比对照组9.2个月(HR=0.43,P<0.0001),布格替尼相比对照组降低57%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此外,该药针对脑转移治疗数据非常突出,ALTA-1L结果显示,对于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确认客观缓解率(ORR)为78%,对照组为26%;对于颅内病灶缓解的患者有长达27.9个月的持续缓解时间,对照组则为9.2个月。布格替尼延长基线伴脑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经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中位PFS达到24个月,对照组5.6个月(HR=0.25,P<0.0001),相比对照组降低75%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布格替尼一线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的4年OS率为71%,降低死亡风险57%(对照组4年OS率44%,HR=0.43,P=0.02)。
同时使用布格替尼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长期使用安全性可耐受。基于疗效与安全性的保障,该药是首个经临床研究证实,在改善或维持患者生活质量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的ALK抑制剂。布格替尼是武田制药旗下的肺癌创新药物,目前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获得批准,并获得FDA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和孤儿药认证。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布格替尼/布吉他滨(BRIGATINIB)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新武器?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布格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jtn/